“毕婚族”:以婚姻的名义逃避就业?

 来源:    要点:毕婚族  
编辑点评: 所谓“毕婚族”,是指一毕业就结婚的大学生。但“毕婚”存在风险,应该冷静地看到它所存在的客观隐患,因为人生在世更多的是一种责任。

曾几何时,在高等学府女毕业生中,出现了一个新生的群体,人称“毕婚族”。

所谓“毕婚族”,是指一毕业就结婚的大学生。他们当中大体可以分两类:一是“爱情至上”型:因为“我爱你”,毕业就领结婚证;二是就业替代型:受“干得好不如嫁得好”思想影响,部分女生把结婚当出路,只为缓解即将面临的就业压力。

“毕婚族”到底什么样呢?社会又该如何对待这一群体呢?

【现象】

女秀才成了毕婚族

“未婚女,22岁,大四在读……觅25岁以上,月薪3000元以上,家是郑州市的或至少在郑州市有住房……”这是毕业前夕网上流传的典型征婚帖子。

笔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个别女大学生毕业前夕既不考研究生也不找工作,而是把精力放到了“找对象”上,她们觉得这样可以避过就业难题,过上舒适的生活——这便是校园中的“毕婚族”。

笔者曾经走访了一些即将毕业的女大学生,她们之中也存在着尽早嫁个有钱人的想法。某大四女生陈媛就曾经对笔者直言不讳地说:“现在就业形势并不好,又是一个‘拼爹’的时代,‘学好数理化不如有个好爸爸’,我家在山区农村,没有任何社会关系与背景,想要找个理想的工作很难。好在我长得还算漂亮,想来想去,不如争取毕业后尽快嫁个有钱老公,这样可以少奋斗十年呢。再说啦,女大学生也是女人嘛,俗话说‘嫁汉嫁汉穿衣吃饭’,这也没什么大惊小怪的。”据陈媛介绍,这段时间宿舍里也经常谈论某某女同学找了什么“成功男士”之类的话题,大家都很羡慕的。

【原因】

毕婚急嫁为哪般

刚刚大学毕业的女孩子,人称象牙塔中的天之骄子,她们尚未涉世,饱读诗书,正处“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的峥嵘岁月,为何如此世俗、如此世故?为何如此急于嫁人呢?

职场原因

对80后、90后“毕婚族”的女性来说,畏惧高龄难嫁是她们早作结婚打算的一个重要原因。来自上海部分高校就业指导中心的调查显示,婚姻对女性继续深造已构成一定影响。不少女大学生纷纷放弃读硕读博的机会,主要是担心高学历妨碍找对象。而常常被媒体曝光的大龄白领女性成婚难的问题,则给很多80后、90后敲响了警钟,让她们产生了“早嫁为妙”的意识。

而对于很多初入职场的女性来说,工作的压力很难平衡。所以,她们选择“早婚”,是为了找到一个可以回归的安全港。实现事业和家庭的平衡,是都市女性“早婚”的又一动因。不少刚踏入社会的女性,工作成就及职位升迁等几乎无从谈起,不如在自己的这段人生磨合期内趁早完成婚姻大事,度过磨合期后,再放手干一番事业。

企业原因

来自职场的资讯表明,大多数跨国企业招聘时会更多地考虑已婚女性,因为这类女性生活稳定,将来不会因为恋爱、结婚、生子等诸多问题影响工作,进而影响到企业的整体运作。

某跨国公司人力资源部部长说:“其实跨国公司从进入中国的那一天起,在招聘的时候就一直注意着女员工的婚否问题。”因为中国的法律对女员工的福利有很多相关规定,单是婚假、产假就要休息100多天,而这段时间公司还要支付员工的工资,这对用工合同一年一签的外企来说,是笔“不划算”的交易。所以,尽管跨国公司在用人政策上不会公开承认,但已婚而又不要孩子的女员工显然更受欢迎。在某些职位上这一点体现得尤为明显,譬如行政、人事、后勤等等,因为这些工作需要稳定性,已婚女性刚好具有这样的特征。

所以,面对职场“逼婚”,很多女性不得不在大学毕业后不久完成婚姻大事,以顺应职场残酷的生存环境。

【观点】

若渴,折射问题多多

大学生“毕婚族”现象固然有让人可以理解的因素,但是,“毕婚族”的蔓延趋势反映了当代大学生浮躁、功利的心态,其中折射的诸多问题不容忽视,应引起各方重视。

首先是对爱情的背离。“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然而,为嫁入豪门,或为实现“曲线就业”,或为尽快改善经济条件而嫁,目的都过于功利,既有违道德准则,又背离爱情规律。一个大学四年级女生在学校本已有男友,但在父母的安排下却与某局长的儿子相亲,并决定一毕业就结婚,并被安排到政府机关事务局上班。旧男友企图报复,幸亏学校做工作劝阻,方才平息事态。

其次,自身价值的沦陷。近些年来,随着新“读书无用论”甚嚣尘上,女大学生的成就意识偏弱,相当一部分女大学生进入大学后存在着目标失落和价值模糊的问题。她们把上大学作为人生奋斗的顶峰。于是,进取意识日趋淡薄,她们在考虑未来时,很少想到自己的社会责任,只想将来能有一位令人羡慕的丈夫,享受安逸的生活,甚至愿意被官商包养。

第三,“毕婚族”的出现,还折射出大学生享乐主义思想的泛滥。在她们看来,找个好人家就什么都有了,不用奋斗了,可以享受了,这是机会主义和急功近利以及享乐思想所致。

专家认为,要改变女大学生功利化的“急嫁”心态,需要多方努力。政府要在就业政策上多关注女性就业,用人单位也要改变性别偏见,切实改变就业市场上的性别歧视;此外,家长要转变教育观念,引导孩子健康向上的人生追求;学校也应该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和就业引导。

最新2024毕婚族信息由沪江高考资源网提供。

请输入错误的描述和修改建议,建议采纳后可获得50沪元。

错误的描述:

修改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