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剖析:三大矛盾制约上海高考改革进展

所属专题:聚焦高考制度改革方案  来源:    要点:高考改革新方案  
编辑点评: 高考改革最近闹得沸沸扬扬,对此沪江网特聘的高考专家顾问、原上海闸北区招办主任徐恒老师也针对这个话题为同学们深度剖析了上海高考改革政策,其中具体提到了上海高考改革的影响与形势,关心最新高考改革政策的同学们一定要重点关注哦!

           

         徐恒老师点击老师部落>>)                             

徐恒:沪江网特聘高招专家顾问,长期从事中学教育教学行政管理工作。历任区重点中学副校长、区教育局中教科长、区招办主任。 多年来收集、积累、整理了大量高考方面信息、数据,并运用教育统计方法对信息、数据进行分析处理,每年在新闻媒体上发表指导考生如何正确选择高考志愿的特约稿。

2004开始连续八年主编,由时代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黄山书社出版的《上海市普通高校报考导航》,同时在由上海市教育考试院 东方教育时报联合主编的《东方教育时报》“秋考宝典”发表专栏“怎样正确选择高考志愿”。

本文由徐恒老师原创,如无授权,请勿转载。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入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其中有关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表述引人关注。上海教育改革在市委统一领导下,分管市长亲自挂帅组织下,已经历了几个历程,如初、高中脱钩;高中会考制度;中等职业教育改革;沟通中职、高职“立交桥”、“三校生”能够参加高考;高考科目的调整;高校自主招生;平行志愿等,一直处于全国领先地位。最近制定的《上海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又规划了新的蓝图。

目前教育改革处于“攻坚战”,与其他领域一样,面临“从计划模式转变为市场需求模式”的根本性的问题。教育改革是社会的改革,涉及到人才观、分配制度、劳动报酬等方方面面的改革,需要政府统一协调、管理,仅靠教育系统内的“小修小补”解决不了根本性的问题。

我认为当前有三个矛盾制约了教育改革的进一步发展:

其一,“毛入学率”与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的矛盾

指        标

2009年

2012年

2015年

2020年

高中教育阶段毛入学率(%)

90.0

95.0

97.0

99.0

每10万人口在校大学生数(人)

4318

5100

5140

5200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

43.18

51.0

51.4

52.00

数据令人振奋,现实并不乐观。根据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提供的数据,近年来,全国许多专业的毕业生数在逐年上升,2003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数为212万,2013年为700万,上升了3.3倍;上海市高校毕业生数2003年为8.05万,2013年为17.8万,上升了2.2倍。据“中国教育在线”2013年11月11日公布的资料,上海市高校毕业生总体签约率44.4%,比2012年同期下降2个百分点,且从近几次就业进展统计看,毕业生签约率下降幅度有收窄的趋势。从就业结构看,研究生、本科生签约率比2012年同期小幅下降,专科(高职)生签约率小幅上升。

“毛入学率”制约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原因是多方面的:

1.招生计划与市场需求严重脱节,为了高校的生存,有的院校、有的专业明明就业市场已经饱和,仍在大量招生。2013年本市有15个本科专业(见附件),因为它们在本市高校中重复设置多,连续多年招生第一志愿录取率低,调剂和征求志愿录取率高,且毕业生签约率和就业率低,而列入预警名单,其中六大专业第二次“吃牌”;

2.社会上不正确的人才观,导致就业岗位片面追求高学历,从小学到高中唯有升入高校一条路,千军万马不得不挤在高考一条路上;

3.分配不公。目前就业市场有白领、蓝领之说。白领人才学历高待遇也高,蓝领人才得不到公正待遇,往往技术再好,但待遇仍不能与白领人才相比。客观上引导学生追求白领、鄙视蓝领,轻视技术、轻视实践。

其二,高中多模式办学受到高校招生、专业设置的制约。

《规划》中提出:“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和特色化发展。支持高中学校从实际出发,发挥传统优势,探索多样化办学模式,……推动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互相渗透,加强普通高中学生的职业技能训练,充分利用职业教育开放实训基地、课程和师资,发展高中学生的职业技术能力。发展普职融合的综合高中。”

目前的高中教育尚不能按照《规划》“加强普通高中学生的职业技能训练”的要求组织教学。

《规划》对中等职业教育提出:“构建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培养模式和学制贯通的“立交桥”,打通技能型人才深造发展渠道,为学生多元发展提供保障。……加强工程类骨干型高等职业院校建设,不断提高各类职业教育学校的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

2006年03月上海召开的职教工作会议上,提出了上海“十一五”期间职业教育发展目标:到2010年,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的招生规模保持大体相当,高等职业教育占高等教育招生总规模的一半左右。应该说,在数量上得到了保障。但离开新《规划》“为学生多元发展提供保障”、“加强工程类骨干型高等职业院校建设”的要求差距甚远,高等教育与之尚不匹配。

目前,上海市的“三校生”可以在5、6月份两次高考中任选一次。这一改革举措,在当时传统高考模式基础上,在全国率先迈出了非常重要的一大步。今天有必要对这一步改革做进一步的思考。5月份以三校生为主的高考与6月份以普通高中生为主的两次高考参加招生的院校和专业有很大区别。

2013年5月份,招收应届“三校生”的31所高等学校中,只有上海应用技术学院、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上海电机学院、上海第二工业大学、上海商学院、上海杉达学院、上海建桥学院、上海师范大学天华学院等八所本科院校,其他均为高职、专科院校。也可以理解为,目前招收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本科、甚至更高层次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尚未形成。

“高中教育阶段”应该包含普通高中和“三校生”,按照2020年高中教育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9%,每10万人口在校大学生数的比率达到52%的要求,如果不疏通高职、专科这一以培养蓝领人才为主要目标的招生、就业、待遇等方面的渠道,那么上面第一个矛盾将愈演愈烈。

其三,传统的行政管理体制制约了教育改革

1.行政对信息的垄断,不利于教育改革。如,“专业就业率”是当前社会关心的热点问题,对院校专业的设置、学生的择业指导具有非常重要作用。全国范围内,除“阳光高考”网站对此信息有些披露外,各地官方的《就业白皮书》迟迟不能公布。而非官方的《就业蓝皮书》却每年能够按时出版,公信度何在?

2.《专业目录》滞后于高校的教育改革。2012年教育部编制的《专业目录》,对高校的专业设置具有指导性的作用,“是高校设置和调整专业的基本依据”。而《目录》设置是否有前瞻性?能否符合当前就业岗位的需求?能否适应当前许多高校已经在积极进行的大专业招生改革的需要?

3.上海普通高校招生采用的五批次投档录取办法,其中对考生选择志愿影响较大的是第一、二、三批。按照录取规则,第三批高职、专科安排在最后投档,或者说,要等本科完成投档、征求志愿以后,才能够参加投档,使得该批次的投档线最低,客观上引导高中教育轻视高职、专科,这些以培养蓝领人才为主要目标的院校。

4.上海实施的平行志愿录取方法,相对“志愿优先”的录取模式来说,已经大大提高了志愿的有效性。但随之而产生的,按院校进行平行志愿录取,为了进学校大门而牺牲专业小门的弊端也显露出来。目前本市有的高校在积极探索“大类专业招生”和“按专业进行平行志愿招生的可行性探讨”等课题,力度在这方面有新的突破。

改革需要勇气,更需要严谨的科学态度,我们在不断总结前几轮改革经验的基础上,在市委领导下,在市政府统一协调下,努力探索,一定能实现《规划》设计的目标!

>>点击查看聚焦高考制度改革方案专题,阅读更多相关文章!

最新2025高考改革新方案信息由沪江高考资源网提供。

请输入错误的描述和修改建议,建议采纳后可获得50沪元。

错误的描述:

修改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