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北京高考志愿改为考前大平行:是福是祸?

所属专题:聚焦高考制度改革方案  来源:    要点:填报高考志愿  
编辑点评: 近日,关于高考改革的新闻引来社会各界关注,2014年北京高考志愿填报将改为考前大平行,这对考生来说是好是坏?要注意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北京教育考试院负责人透露,“在志愿填报与录取环节,将对一志愿增设平行志愿,确保高分考生不因志愿数限制与重点大学失之交臂。”与此前民间传播的信息吻合,即“志愿填报也有微调:考前填报,但从明年开始执行平行志愿,第一志愿可以同时报2个,第二志愿可以同时报3个。

前几日,我和圣达信升学规划研究院专家团队第一时间针对传言进行研究,撰写了像雾像雨又像风:2014年北京高考志愿填报大猜想》文章,我们从考生和家长、教育行政部门、高校角度来看,综合分析了多方的需求,以及考虑到任何改革都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我们认为2014年比较可行的,也比较稳妥的改革方案应是填报时间的变动,即由考前挪到考后,其他报考规则保持不变,还是“顺序小平行”填报方式。

虽然现在来看还是“小道”信息靠谱,但其中用词“微调”不当,北京市高考志愿填报方式已经是“颠覆性”改变,彻底从考前有序志愿变成了考前大平行志愿。尽管不是我们所期望的那样,但政策如此改革,就要“兵来将挡”,对于2014届考生和家长来说就要面对。为此,我今天得到信息后,第一时间专门召集圣达信升学规划研究院专家团老师,就此次北京高考志愿填报模式改革做了重点研究,分析了各类情况,看看对考生和家长、高校等各方是福还是祸?

1.名校录取排名提高 ,选专业难度加大

此次北京高考志愿改为考前大平行填报模式,将使得名校分数大幅提高,中等分数的学生进入名校的机会大大减少。随着院校录取排名上升,原来意义上的边缘考生,将会彻底被“边缘”,被录取的院校更差。比如,原来感觉能冲击北大和清华的学生,在实行考前大平行后,更敢于冲击北大、清华档次院校,无疑会使得名校分数抬升。同理,在原有顺序志愿方式下不敢报考对外、中财的学生敢尝试着报考了,最终把大多数院校的录取排名提高了,这个填报方式更有利于高分段的学生。然而,对中低分数段学生而言,可供选择的余地反而小了。

相比有序志愿的报考方式而言,考前大平行志愿反而让绝大多数考生可以选择的院校层次降低了,往年北京市理科排名700名的学生冲击北大清华,但改革后排名500名的考生未必能被北大清华录取。这样来看,平行志愿后的“冲一冲”院校,很可能就会是改革前可以正常报考的院校。同时,平行志愿使得很多高校录取的最高分与最低分之间分差缩小,即高校录取分数扁平化,专业安排难度加大。而且,还会使得高校招收的生源同质化现象严重,唯分数论,缺少多样性,不利于培养创新人才。

2.高分录取二志愿政策或取消,招生计划减少

由于传统的考前顺序小平行方式对考生和家长的技术要求比较高,博弈成份较大,高分考生落榜概率较大。于是,北京市教委、北京考试院为了尽可能增加落榜考生的录取机会,尤其是高分落榜考生,因此要求一些院校预留一定比例的招生计划用来接收一志愿落榜的二志愿考生。比如像北工大开设的几个特设实验班每年都有近一半名额留给高分的二志愿考生,首经贸、北工商等也把数量不少的热门专业如金融学、会计学等名额预留给的二志愿考生。

然后,在实行大平行后,降低考生报志愿的压力和风险,特别是高分考生报志愿的风险会大大降低,一志愿的满足率就大大提高,这样使得原先预留二志愿计划的院校减少招生计划,甚至会取消预留计划录取二志愿的政策。

3.往年录取数据参考性下降

在2014年高考距离8个月之际,出台如此重大的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改革,可以说对2014届考生和家长不利。往年考生和家长,最看重的就是近3年的录取分数,以及据此转化成的全市排名。实行大平行志愿之后,由于投档方式的调整,高校录取情况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对于首届“吃螃蟹”的考生和家长来说,在报考时没有了历史数据作为参考,难度其实增大了。

像2013年山东高考志愿全面推行平行志愿改革,使得首届考生和家长“措手不及”。在我们圣达信升学规划研究院2013年个性化“一对一”服务中,就有不少山东考生。其中有一位理科考生,今年高考考了648分,按照往年数据,家长给孩子定位了中央财经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作为“冲一冲”院校,在山东倍受欢迎的东南大学作为“保稳”院校。经过我们专家多方数据分析后,科学判断这位考生定位院校过高,给考生定位了中山大学和中国政法大学作为“冲一冲”院校,北京交通大学作为“保稳”院校。最后考生被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实验班录取,家长和孩子都很满意,庆幸没有自己“误判”而耽误孩子的前程。

>>点击查看聚焦高考制度改革方案专题,阅读更多相关文章!

最新2024填报高考志愿信息由沪江高考资源网提供。

请输入错误的描述和修改建议,建议采纳后可获得50沪元。

错误的描述:

修改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