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晚报四问上海学业考改革

所属专题:聚焦高考制度改革方案  来源:    要点:高考新闻  
编辑点评: “高考要改革了?而且就从明年改起?”那么,明年的本市高中会考将有哪些改变?高校自主招生改革将有哪些新的调整?整个高考改革又会对促进基础教育全面贯彻素质教育方针起到什么积极作用呢?

疑问四  课业负担会不会更重?

改革会考的功用,势必会“牵一发而动全身”。按惯例,高三语文、数学、外语和政治4门学科的学业水平考试,是放在3月下旬的第一个周末举行,而其余的6门会考则分散在高一和高二年级结束之际进行。如果按最少两周的复习时间匡算,高三年级在2月底就必须结束三门主课加一门政治学科的教学任务,而春季学期的通常开学日是在每年春节过后的2月上旬或中旬。也就是说,高三年级的春季学期留给上新课的时间只有区区十来天,整个学期与其说是在“教学”,莫如说是为了高考复习在“炒冷饭”。

以往,本市高中会考屡遭诟病的一个原因,是其不与本科高校招生挂钩,留之用处不大,弃之又有些可惜。被诟病的另一个方面,是作为一项已经形同“鸡肋”的考试,将高中三年的教学切割得“支离破碎”,像物理、化学等为高校招生特别倚重的学科,到了高三整整一年要么放弃不学,要么不停地陷入机械做练习的“题海”之中,等进入大学后,许多上海的理科生在理化学科上偏科尤为明显。

现在有消息说,新调整的方案将尝试将高三进行的4门学业考提前至高三上学期结束前完成,考虑到每年1月末至2月上旬的春节放假时间,将来的高三会考极有可能安排在1月中旬之前举行。这样,定在春节过后进行的高水平大学自主招生,就完全可以要求学生“出示”所有的高中会考成绩。虽然这样的改革为自主招生实现“会考成绩+高校面试”创造了客观条件,但是却必然回避不了一个在基础教育领域时常被提起的问题——高中学业到底是三年还是两年半甚至两年?

照理,“法定”三年的高中段学业,根本没必要任何质疑,但如果要在高中第5学期就结束全部会考,删减高中各门学科的教学知识总量,就将是一个必然选择。否则,总量不变、难度不降,而课程教学时间却要压缩,那就只能进一步从高一开始就增加高中生的课业负担,不是增加每天的课时,就是增加作业与测验的频次,而这样做又是与教育部“减负”的总体精神不尽一致的。

>>点击查看聚焦高考制度改革方案专题,阅读更多相关文章!

最新2024高考新闻信息由沪江高考资源网提供。

请输入错误的描述和修改建议,建议采纳后可获得50沪元。

错误的描述:

修改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