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六国论》同步练习

 来源:沪江高考资源网    要点:高二语文练习题  
编辑点评: 《六国论》的历史背景应从两个角度着眼:一是作者论述的六国灭亡那个历史时期的情况,借以了解作者立论的根据;二是作者所处的北宋时代的历史状况,借以明确作者撰写此文的针砭现实的意义及其写作上的特点。

【同步达纲练习】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洎(jí)牧以谗诛    不得下咽(yàn)        奉之弥(mí)繁
B.弊在赂(lù)秦     弃之如草芥(jiè)       率(lǜ)赂秦耶
C.暴(bào)霜露     革灭殆(dài)尽之际     小则获邑(yì)
D.胜负之数(shǔ)   思厥(jué)先祖父       与(yù)嬴而不助五国也
2.下面每项中有两个句子,都有音形完全相同的加点字,意义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①暴秦之欲无厌      学而不厌
②不爱珍器重宝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
③始速祸焉          不速之客
④革灭殆尽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⑤或曰:六国互丧        或未易量
⑥却匈奴七百余里    李牧连却之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①③⑥      D.③④⑤
3.选出加点字“而”不表转折的一项。(    )
A.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B.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C.故不战而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D.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4.选出没有活用现象的句子。(    )
A.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B.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C.故不战强弱胜负已判矣      D.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5.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含有与现代汉语词义相同的一项是(    )
①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
②思厥先祖父
③然后得一夕安寝
④可谓智力孤危
⑤剌客不行,良将犹在
⑥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⑧胜负之数,存亡之理
⑨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A.①③⑤            B.②④⑦            C.⑥⑦⑧            D.①⑤⑨
6.下列句中“为”字,说得正确的一项是(    )
①而为秦人积威所劫              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③邯郸为郡                      ④圣人之所以为圣
A.①与②③④读音不同,②③④意义一样
B.①②与③④读音不同,意义也不同
C.①与②③④读音不同,②③④意义互不相同。
D.①②与③④读音不同,②③④意义不一样。
 
【创新能力训练】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各题。
戎夷违齐如鲁。天大寒,而后门(在城门关闭以后才赶到)。与弟子一人宿于郭外。愈寒甚,谓其弟子曰:“子与我衣,我活也;我与子衣;子活也。我国士也,为天下惜死;子,不肖人也,不足爱也。子与我子之衣。”弟子曰:“夫不肖人也,又恶(怎么)能与国士之衣哉?”戎夷曰:“嗟乎!道其不济夫!”解衣与弟子,夜半而死,弟子遂活。
谓戎夷其能必定一世,则未之识;若夫欲利人之心,不可以加矣!
1.解释加点词语:
①子与我衣    与:                
②子,不肖人也,不足爱也    爱:                 
③谓戎夷其能必定一世    必定:             
④若夫欲利人之心    利:               
2.与“未之识”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A.古之人不余欺也            B.石之铿然有声者
C.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D.多于市人之言语
3.下列对“道其不济夫”的译文,最符合原来意思的一项是(    )
A.我说的道理不是行不通呀    B.我的学说难道不会成功吗
C.我的主张大概不会实现了    D.我说的道理也许不济事吧
4.本文表现了戎夷的什么精神?
                                                                       
                                                                       

 
【学科渗透训练】

我国古代有一位作家这样评论秦的灭亡:“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这句话出自(      ),该作者是     朝的     ,请选择(    )
A.《史记》  西汉  司马迁            B.《过秦论》  西汉  贾谊
C.《后汉书》  西汉  班超            D.《阿房宫赋》  唐  杜牧
2.从经济学角度看,秦灭亡的原因是(    )
A.秦统治残暴                        B.农民起义结果
C.秦苛捐杂税沉重                    D.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规律
3.从哲学角度看,秦灭亡体现的哲理是(    )
A.先有内因,后有外因                B.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C.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          D.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

【课本难题解答】

三、1.治理国家的人不要使自己被积久而成的威势所胁迫啊!
者,代词,用在形容词、动词、动宾短语和主谓短语之后,组成“者”字结构,指代人、事、物。可译为“……的人”“……的事”“……的东西”等。
2.谁给大王您这个计策的呢?
者,助词,用在句末,表示疑问。可译为“呢”,也可不译。
3.现在项公拔剑起舞,他的用意常在沛公身上。
者,助词,用在时间的名词之后,表示停顿。
4.亚父,就是范增。
者,助词,用在名词之后,表示提顿,并且判断作用。
5.或许不同于这两种心情,为什么呢?
者,代词,用在数词之后,指代上文所说的几种人和几件事。在这里是指代“感极而悲者”和“其喜洋洋者”这两种情况。

参考答案

【同步达纲练习】
1.A  2.C  3.B  4.C  5.C  6.C
【创新能力训练】
1.①与:给,给予;②爱:吝惜、珍惜;③必定:必然(一定)安定(治理好);④利:有利于。  2.A  3.C  4.表现了戎夷心忧天下(心系天下,心怀天下)、舍己为人(利于他人、利于弟子)的精神。
【学科渗透训练】
1.D  2.D  3.C

最新2024高二语文练习题信息由沪江高考资源网提供。

请输入错误的描述和修改建议,建议采纳后可获得50沪元。

错误的描述:

修改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