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黄传惕《故宫博物院》教学设计

所属专题:高二语文教案  来源:沪江高考资源网    要点:高二语文教案  
编辑点评: 语文课要贯穿听书读写四种能力,不能只有问题、习题,要重视朗读教学。不能让政治与活动唱主角,要重视对文本的悟读、分析。语文课要有语文味, 散文就要以情动人,说明文就要弄清写作顺序、说明方法。

 教学目标:
 1.通过对故宫博物院建筑群的了解,培养爱国感情。
 2.掌握文章以空间为序的写作特点。
 3.了解以空间为序写文章必须确定立足点(观察点)和准确使用方位语言(方位词和方位短语)
 4.体会本文围绕中心突出重点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故宫曾经是我国明清两朝帝王所居住的皇城,至今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如果你有幸置身其中,就会情不自禁地赞叹它建筑的精美和布局的完整统一。特别是在那连绵错落的宫殿中所珍藏的无数稀世珍宝更是和其建筑艺术一样闻名于民,每个参观者从中深刻地了解到封建帝王生活的奢华靡费,并为广大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惊叹不已。
 (提问)哪些同学去过故宫?请讲讲你见到了哪些建筑?(略)从刚才同学的回答来看,大部分同学未到故宫,那么我们来看课文是怎样介绍故宫的。
 (二)新授:
 1.正音解词:
 矗立(chù)   鳌头(áo)       湛蓝(zhàn)     琉璃(liú)
 蟠龙(pán)   中轴线(zhóu)   金銮殿(luán)    击磬(qìng)
 檀木(tán)   攒(cuán)        乾清宫(qián)   坤宁宫(kūn)
 肃穆(mù)   奏极(zòn)       额枋(fāng)     藻井(zǎo)
 矫健(jiǎo)   妃嫔(pín)      翊坤宫(yì)     迥然不同(jiǒng)
 2.默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
 (1)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故宫)
 (2)那么文章是按什么顺序说明的?(空间顺序)
 (3)给课文划分段落
 〈1〉介绍故宫概貌。
 〈2〉分别介绍故宫中的前三殿,后三宫、御花园。
 〈3〉站在景山上回望故宫全貌。
 3.课文分析:
 方位词的准确运用是我们这一课的重点之一,请同学们用彩色笔,随着我们讲解课文划下来。
 第一部分
 朗读这一段,看看这两节分别讲了什么内容。
 请一位同学说说第一节介绍了故宫哪几方面的内容?
 (位置、历史、地位)概括介绍故宫博物院。故宫有几个名称?谁能说出它们的由来?
 (1)紫禁城,以建筑命名,整个建筑群在城墙内,表示皇帝的最高权威,在北京城中心,又称城中之城,墙为赭(zhě)色,因此称赭色城的禁区为~。
 (2)故宫,从明清两代皇帝的宫殿得名,“故”指从前的(事情或处所),明清两代是早已过去的旧事,因此我们今天称他们的宫殿为~。
 (3)博物院,展览陈列各种文物或标本,供人们参观的地方,“院”指全国性的最大规模的。)
 挂图,让同学说明2节介绍了哪些地方。
 (城墙;四座城门;宫城的形状占地,宫殿和房屋的数目;护城河;角楼)介绍了故宫的总体布局。这一节哪句话介绍了故宫的艺术风格?
 (故宫建筑群规模宏大,建筑精美,布局统一,集中体现了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独特风格。)
 这句话提纲挈领,把故宫雄伟壮丽的全貌作了概括说明,从三方面讲出了建筑群的特点,是全文的总领句,请画下来记住。
 第二部分
 从第3节开始,作者带领我们按空间顺序游览故宫,那么从文中看来,作者游览故宫是从哪开始的?
 (天安门)我们将由南向北游览故宫。
 作者运用了哪些词,把我们从天安门带到故宫?(见书)
 这些词的运用体现了什么?(空间方位的转移)
 “进了太和门,就到了紫禁城的中心——三大殿”
 课文用了几节来写三大殿(4—10节)
 4节总写了三大殿,三大殿外观上的特点是什么?
 (①高:矗立在七米多高的台基上,台基有三层
 ②奇(台基):〈见书划线处〉)
 大家试想一下,下雨的时候,水从鳌头里流出来,象不象是千百条龙在喷水。
 △作者将立足于七米高的台基上,依次介绍三大殿。
 对于三大殿,作者所用笔墨并不平均,而是重点介绍了太和殿,5节是从哪方面介绍的?(外观)
 读课文,作者分别从高度、面积、格局、色彩、气势来介绍太和殿的外观。
 太和殿是故宫最大的殿堂,金黄、大红看上去富丽堂皇,再衬上蓝天,白玉石台基,更是艳丽夺目,金碧辉煌,体现了前面所说的“宏大、壮丽”。
 6节、作者介绍太和殿由外观转入内景,对内景的描写,哪个字用得最多?(“龙”)
 这一节不仅写出了殿中龙的图案之多,而且写出了“双龙戏珠,单龙飞舞”以及“行龙、坐龙、开龙、降龙”等多姿多态的龙,并且在最后加上“龙身周围还衬托着流云火焰”使得这些图案更显得生动活泼,联想到台基上看到的一千多个龙头,我们简直到了“龙”的世界。
 做书后练习四
 7节、为什么三大殿要建在中轴线上?象征皇权
 (象征一切以皇帝为核心,一切权力集中于皇帝,封建统治者希望他们的皇位代代相传,永世不变)
 8节、太和殿的用途是什么?(举行重大典礼的地方)大典是什么样的呢?文章描绘了大典时的场面,台基下跪拜的百官,御道两边的仪仗,端坐于宝座上的皇帝,以及钟磬鼓乐的幽远声,烟雾迷蒙,缭绕着一种神秘莫测,庄重肃穆的气氛,同时也突出了太和殿的重要作用。
 对于太和殿作者用了这么多笔墨,那么他又是如何写中和殿、保和殿的呢?
 对于中和殿、保和殿、作者仅仅指出了他们的用场。
 这样有详有略的方法,使得重点突出,因为太和殿最能反映故宫的特征和本质。
 
 第二课时
 朗读11节,并说明这一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过渡)
 我们看课文“AB”,这说明紫禁城以小广场为界,可以分为两部分,并指出“C”,这里回顾照应了前一部分,接着又提示了后半部分所写的主要内容“D”,这就为我们提示了后半部分的主要层次,因此这节在文章结构上起分界,枢杻的作用。
 12、13节写了哪几个建筑?(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是从哪方面来写这后三宫的?(用途)
 14节合写后三宫,抓住什么特点来写的?(宫中凤凰图案增多)为什么凤凰逐渐增多呢?
 (传说凤凰是百鸟之王,羽毛美丽,象征吉详美好,封建统治者把后妃比作凤,因此她们住的地方,用的东西都画凤)我们可以看到,这节和6节写龙的装饰相比较,所用词语②式都相似,彼此相映成趣。
 15节大致介绍了东西六宫,16、17节则重点介绍了养心殿,作者介绍养心殿时,用了哪个修饰词?(引人注目)
 前面加上一个“最”,使程度又加深了一步,那么养心殿为什么最引人注目?
 正是由于养心殿具有十分重要的政治地位、又是后庭建筑艺术的重要代表,使得它最引人注目。
 18节从养心殿往北到了什么地方?(西六宫)
 对于东西六宫的建筑,作者只介绍了长春宫和储秀宫,原因是什么?(这两宫是慈禧太后住过的地方)
 之后作者又描述了慈禧五十岁生日的场目,为什么?
 (揭露封建统治者大肆挥霍,奢侈浪费的罪行)
 19节、“后三宫往北就是御花园”,作者的立足点已转移到御花园,这段的文字比较生动活泼,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概括描述)
 作者从一个观赏者的感觉出发为我们介绍了御花园的总体特色。(读20节第1句)“景山”是在故宫内部吗?从哪看出来的?
 (神武门对面就是景山)
 朗读“站在……惊叹”作者把我们带到景山高处,回望故宫全貌,同时又点出故宫宏伟、壮观、和谐统一的建筑风格,是什么写法?(首尾呼应)

>>点击查看高二语文教案专题,阅读更多相关文章!

最新2024高二语文教案信息由沪江高考资源网提供。

请输入错误的描述和修改建议,建议采纳后可获得50沪元。

错误的描述:

修改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