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知识点整理:欧洲民族国家的形成

所属专题: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  来源:沪江高考资源网    要点:高二历史辅导  
编辑点评: 在中世纪,所有的西方基督教徒都属于天主教会,所有受过教育的人都使用拉丁语。欧洲人没有效忠国家的概念,他们首先认为自己是基督教徒,其次是某一地区如威尼斯的居民,最后才可能是英格兰人、法兰西人、德意志人。

从过去的罗马帝国传统向近代文明过渡的初期,即中世纪早期的四、五个世纪里,欧洲不仅无法与处于盛极一时的中国唐宋帝国相提并论,即使与其邻居拜占庭帝国和伊斯兰的阿拔斯帝国相比,欧洲人也是异常落后的。自8世纪到11世纪,欧洲经济几乎完全建立在农业和非常有限的地方贸易基础上,物物交换普遍取代了货币,农业产量低下。普通群众没有接受教育的机会,大多数贵族也是文盲[1](pp.528 ̄529)。然而,欧洲在发展的方向上却开始偏离传统的轨道,最终迫使世界其他地区改变方向。
一、民族国家的形成
共性:确定的疆土;
      全民族通用的语言和国民的文化认同
      统一的国内市场和国民经济
      全体国民构成民族共同体(民族意识增强)
      享有国际法意义上的独立主权(政治上的统一)

二、君主专制
 1、封建等级制        等级君主制       君主专制
 2、形成背景:  
民族国家的形成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推动了英、法两国政治制度的转变,社会各阶层大多支持继续加强王权。
①封建贵族总体上已丧失昔日的权威,不得不依靠王权来维持自己的地位。   
②新兴的资产阶级需要王权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开辟道路。
③部分农民和城市贫民也寄希望于王权,以改善生存环境。
  从15世纪下半叶开始,英、法等国的等级君主制逐渐演变为君主专制。
3、历史作用
 ①加强中央集权,大家地方割据势力。
②推行重商主义政策,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国家发展迅速。

>>点击查看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专题,阅读更多相关文章!

最新2024高二历史辅导信息由沪江高考资源网提供。

请输入错误的描述和修改建议,建议采纳后可获得50沪元。

错误的描述:

修改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