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会考复习资料:大气(2)

所属专题:高中地理会考复习资料  来源:沪江高考资源网    要点:高中地理会考复习资料  
编辑点评: 地理学习要培养自己的读图能力,地图具有形象、直观的作用,可以培养观察力、想象力,发展思维能力和记忆能力,可以进一步明了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空间联系、空间组合。

大气

(2)大气运动的主要形式。

1)热力环流: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称为热力环流。它是大气运动的一种最简单的形式。

2)气旋与反气旋:气旋和反气旋是大气中最经常的运动形式,也是影响天气的重要天气系统。气旋:是对应于气压场中的低压中心而出现的大型空气旋涡。反气旋:是对应于气压场中的高压中心而出现的大规模的气流运动。

3)大气环流:具有全球性的有规律的大气运动,称为大气环流。大气环流把热量和水汽从一个地区输送到另一个地区,从而使高低纬之间、海陆之间的热量和水流得到交换,促进了地球上的热量平衡和水平衡。①三圈环流:三圈环流由低纬环流圈、中纬环流圈和高纬环流圈组成。由于三圈环流的存在,在全球近地面形成了六个风带和七个气压带,由低纬到高纬它们是:赤道低压带---赤道两侧的信风辐合上升形成。南北半球的信风带---副高与赤道低压带之间存在的水平气压梯度,促使近地面气流流向低纬地区,在地转偏向力摩擦力的作用下,北半球形成东北信风,南半球形成东南信风。南北半球的副热带高气压带---简称副高,来自赤道上空的气流,受到地转偏向力的作用,流到南北纬30°附近上空时,偏转成西风,在南北纬30°附近上空聚集下沉,使近地面气压升高,形成了副高。南北半球的西风带---副高向更高纬度发送的一支气流,逐渐偏转成偏西风,形成了中纬度西风带。北半球风向为西南风,南半球为西北风。南北半球的副极地低气压带---盛行西风与极地东风在南北纬60°附近相遇,形成锋面,较暖的西风气流大规模上升,地面气压降低,形成副极地低气压带。南北半球的极地东风带---从极地高压带发出的气流,运动中偏转为偏东风。南北半球的极地高气压带---极地地区终年寒冷,空气变得冷而重,下沉聚集在近地面,使气压升高而形成。②气压带、风带及其季节移动:由于太阳直射点随季节变化而南北移动,地球上的风带和气压带的位置也随之移动。风带、气压带的季节性移动带来的明显影响是:为赤道两侧的信风进入对面的半球提供了机会。尤其是南半球东南信风受到北移的赤道低压吸引进入北半球,偏转成西南风,成为南亚夏季风的重要成因。使某些地区受到性质完全不同的风带和气压带的交替控制,造成气候上明显的季节变化。③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由于海陆之间的热力性质差异,同纬度地区,夏季,大陆比海洋增温快,气温高,形成热低压;冬季,大陆降温快,气温低,形成冷高压。由此地面对大气环流施加了影响。北半球,由于陆地面积广,这种影响更明显,在1月和7月的海平面等压线图上,气压带明显断裂成块状。南半球海洋面积占绝对优势,气压带基本上呈带状分布。④季风环流:一年中盛行风向随季节有规律地向相反方向或接近相反方向变化,形成近地面的季风环流。季风环流是大气环流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上季风环流最明显的地区是东亚和南亚。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气压带被切断成块状,冬夏间大陆与海洋上的气压中心随季节而改变,从而产生了季风现象。东亚地区位于世界面积最大的亚欧大陆的东部,东临世界海洋面积最大的太平洋,海陆热力差异最明显,季风环流也最典型。南亚季风环流的形成不仅与海陆热力差异有关,风带与气压带的季节性移动,更是南亚季风环流产生的主要原因。

4.大气降水。

(1)水汽的凝结。

1)饱和空气和过饱和空气。空气容纳水汽量的多少,是随气温而变化的。在一定温度下,当空气不能再容纳更多的水汽时,就成为饱和空气。如果水汽再增加,或者降低气温,这时空气就会成为过饱和空气,水汽就会凝结成液态水。

2)水汽的凝结条件:①过饱和空气。在自然界中,空气上升冷却,使空气达到过饱和,是大气中水汽凝结的主要方式。②凝结核。吸湿性强,可促使水汽在它表面凝结的微粒,如大气中的烟尘、灰尘等,叫做凝结核。

3)水汽的凝结物。①水汽在高空的凝结物:雨、雪、雹等。②水汽在近地面、地面的凝结物:霜、露、雾淞、雾等。

(2)降水的形成。降水,即自云中降落到地面上的液态和固态水,如雨、雪、雹等。

1)云滴增大的过程。云滴增大的过程主要指云滴凝结(凝华)增长,同时还有在运动过程中相互碰撞合并增长的过程。

2)雨、雪、雹的形成。云滴增大到能够降落到地面上不致被蒸发掉,在降落过程中,由于云体和云下层中温度不同,就能形成雨、雪、雹等不同形式的降水。大气降水的必要条件:大气中有充足的水汽和凝结核;有促使空气作大规模上升运动的力。

(3)降水的类型。依据造成空气上升运动的成因,可把降水分成对流雨、地形雨、锋面雨和台风雨四种类型。(表9-8)

表9-8 降水的四种类型

降水类型 空气上升原因 降水特征 主要分布地区

对流雨 湿热空气强烈受热上升 强度大,历时短,范围小,常有风暴、雷电 赤道附近地区,夏季的中纬度大陆地区

地形雨 暖湿空气前进受地形阻挡上升 降水强度较大,雨时较长 山地迎风坡

锋面雨 冷暖气流相遇,暖湿空气被抬升 持续时间长、范围广、强度小 中纬度地区

台风雨 暖湿空气围绕台风中心旋转上升 强度大,多暴雨,伴有狂风、雷电 低纬度大陆东部

(4)降水的世界分布。

1)赤道多雨带:分布在赤道及其两侧地区,是全球降水量最多的地带,年降水量一般在2 000毫米左右,多对流雨。

2)副热带少雨带:分布在南北纬15°~30°的大陆内部及西岸,这里常年在副高和信风的控制之下,盛行下沉气流,降水稀少,年平均降水量在500毫米以下。

3)温带多雨带:分布于温带大陆西岸和东岸。年降水量在500~1 000毫米左右。

4)极地少雨带:位于南北极地地区,在极地高气压带的控制下,全年盛行下沉气流,年降水量不超过300毫米,是全世界降水量最少的地带。但是由于低温,蒸发量少于降水量,这里仍属于湿润地区。

5.天气与气候。

(1)概念。

1)天气:是指大气物理状况(温度、湿度、气压等)在短时间内的具体表现。是由影响大气物理状态短期变化的因素造成的。

2)气候:是指一个地方的大气物理状况在长时间内的综合表现。是由影响大气物理状态长期变化的因素造成的。

3)天气与气候的关系:天气是气候在某段时间内的具体表现,气候是对长期以来天气变化规律的综合概括。

(2)影响天气的因素。

1)气团及其对天气的影响。①气团。在广大范围内,温度、湿度等物理性质比较均匀的大团空气,称为气团。气团形成后,当环流条件发生变化时,它就会离开源地向其他地区移动,并与沿途地区进行热量和水汽的交换,使气团的性质发生改变,这一过程称为气团的变性。②气团分类。第一,热力分类:依据气团的温度与它到达地区的气温对比,将气团分为冷气团和暖气团。第二,地理分类:依据气团形成源地的地理位置和下垫面的性质,可将气团分为冰洋气团、极地大陆气团、极地海洋气团、热带大陆气团、热带海洋气团和赤道气团。③气团对天气的影响。在单一气团控制下的广大地区内,大气物理状况稳定,天气单调;当气团发生更替时,天气随之变化;在两种性质不同气团交界地带,天气变化最剧烈。④影响我国天气的主要气团。冬季影响我国天气的主要气团,是形成于蒙古-西伯利亚一带的极地大陆气团。在它的影响下,天气寒冷干燥多风。夏季影响我国天气的主要气团,是形成于副热带太平洋上的热带海洋气团和来自印度洋上的赤道气团。源于太平洋副高的热带海洋气团,以东南气流的方式进入我国。单纯在它的控制下,空气湿度大,但降水较少,甚至发生干旱现象。只有与极地大陆气团相遇,形成锋面,才能产生大量降水。热带海洋气团与极地大陆气团之间形成的锋面活动,对我国夏季的降水有着重要的意义。赤道气团源于印度洋,以西南气流的形式进入我国,给长江流域以南的地区带来了丰沛的水汽。

(3)形成气候的因素。

1)太阳辐射是形成气候的最基本因素。

2)大气环流对气候的形成起着直接的控制作用。它在太阳辐射对气候作用的基础上,进行着高低纬度之间、海陆之间的热量和水汽交换,调整全球热量和水汽的分布。在不同的环流形势下,气候各不相同。

3)由于对流层大气中的热量和水汽主要来自地面,地面性质不同,直接影响到大气的水热状况。地面状况主要包括地面性质,地表形态(坡向、海拔高度等)、海陆面积、轮廓特点、海陆分布,以及洋流等。

(4)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特点及成因(见表9-9)。

表9-9

气候带 气候类型 分布地区 气候特点 气候成因

热带 热带雨林气候 大致在南北纬10°之间的地区 终年高温多雨,年均温26℃左右,年降水量2000mm以上,为均雨型 常年在赤道低压带控制下

热带 热带草原气候 大致在南北纬10°至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 全年高温,依降水多少分干湿两季,年降水量750~1000mm之间 赤道低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夏半年在赤道低压带控制下,形成湿季;冬半年在信风带控制下,形成干季

热带 热带沙漠气候 大致在南北回归线至南北纬30°的大陆内部和西岸地区 常年高温干旱,年降水量不足125mm 常年在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信风带控制下

热带 热带季风气候 大致在南北纬10°至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大陆东岸,东南亚和南亚最显著 全年高温,年均温在20℃以上,年降水量1500~2000mm左右,依降水分为旱雨季。风向随季节有明显转变

亚热带 亚热带季风气候 大致在北纬25°~35°之间亚欧大陆东岸 冬季盛行偏北风,温和干燥。夏季盛行偏南风,高温多雨 亚欧大陆与太平洋间的海陆热力差异

亚热带 亚热带地中海气候 大致在南北纬30°~40°之间大陆西岸 冬季温和多雨,夏季高温干燥;年降水量300~1000mm左右 受副高和西风带的交替控制。夏季受副高控制,冬季受西风带影响

温带 温带海洋性气候 大致在南北纬40°~60°之间大陆西岸 气温年较差日较差小,终年湿润,冬雨较多。年降水量一般在700~1000mm左右 终年受西风影响;锋面气旋活动频繁

温带 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大致在40°N~60°N之间大陆内部大致在35°N~55°N之间亚欧大陆东岸 气温年较差日较差大,终年干旱少雨冬季盛行偏北风,寒冷干燥;夏季盛行偏南风,高温多雨年降水量一般在500~600mm左右 距海洋较远,终年受大陆气团控制亚欧大陆与太平洋间的海陆热力差异

亚寒带 亚寒带大陆性气候 主要分布在北极圈附近 冬季漫长严寒,夏季短促,降水少,集中在夏季

寒带 极地苔原气候 主要分布在北冰洋沿岸 全年皆冬,最热月气温不超过5℃;降水少,多云雾

寒带 极地冰原气候 主要分布在南极大陆和格陵兰岛内陆地区 全年酷寒,月均温均在0℃以下,降水稀少。

高原气候和山地气候 山地高原地区 气温、湿度、风力等随高度增加变化明显

6.气象灾害及其防御。大气对人类的生命财产和经济建设等造成的直接或间接的损害,称为气象灾害。主要的气象灾害有台风、暴雨、洪涝、干旱、寒潮等。

(1)台风。热带或副热带洋面上热带气旋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2级的称为台风或飓风,是由热带气旋强烈发展而成。在西北太平洋上形成的称台风,在印度洋和大西洋上形成的称飓风。台风灾害由强风、特大暴雨和风暴潮造成。亚洲东部、南部和北美洲东海岸国家受灾频繁。我国是世界上受台风影响最大的国家之一。加强台风的监测和预报,是减轻台风灾害的重要措施。

(2)暴雨洪涝。连续性的暴雨和短时间的大暴雨会带来严重的洪涝灾害。

1)降雨的等级:24小时降雨量是50~99.9mm,为暴雨;100~249.9mm为大暴雨;不小于250mm为特大暴雨。我国的暴雨除西部沙漠地区外,普遍存在,大暴雨和特大暴雨主要发生在南方和东部地区。

2)暴雨的形成条件:需要源源不断的水汽供应;强烈的上升运动;形成降水的天气系统持续较长时间。

3)发生地区:全球范围普遍发生。亚洲是每年全球洪水发生最多的地区。

4)预防措施:利用气象卫星的监控,提高暴雨预报的准确率,并结合防洪措施。

(3)干旱。因长时间降水偏少或无降水造成的空气干燥、土壤缺水的一种现象。干旱是一个突出性的世界问题。

(4)寒潮。由强冷空气迅速入侵造成大范围的剧烈降温,并伴有大风、雨雪、冻害等现象,这样的冷空气过程称为寒潮。寒潮是我国冬半年主要的气象灾害。目前,除了提前发布准确的寒潮消息,提醒有关部门作好防风、防寒的准备外,对寒潮仍无有效的防御方法。

7.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1)二氧化碳的"温室效应",导致全球变暖。全球变暖,将导致海平面上升。同时,全球变暖,气温升高,蒸发加强,造成世界各地区降水和干湿状况的变化,进而导致各国经济结构的变化。

(2)排入大气的氯氟烃,严重破坏臭氧层。臭氧减少,射向地面的紫外线辐射增多,会危及人体健康;对生态环境和农林渔业造成破坏。并因氯氟烃也是温室气体而引起温室效应,可能导致世界气候变暖。

(3)排入大气的酸性气体,造成酸雨危害。目前人们一般把pH值小于5.6的雨水称为酸雨。酸雨的形成主要由于燃烧石油、天然气和煤等,不断向大气中排放二氧化硫和氧化氮等酸性气体所致。我国的酸雨主要来自燃烧煤释放出的二氧化硫(约占全国二氧化硫排放量的90%),酸雨以硫酸型酸雨为主。酸雨区集中在东南部地区,占我国面积的40%。酸雨会造成水体、土壤酸化,影响生物生长繁殖;危害森林;腐蚀建筑物;危及人体健康等危害。

(4)城市热岛效应。由于城市人口集中,工业发达,人们日常集中的生产和生活活动每天要消耗大量的化石燃料,释放出大量人为热量,导致城市的气温高于郊区,使城市犹如一个温暖的岛屿,人们称之为城市"热岛效应"。通常,城市的年均气温比郊区高出0.5~1℃。当大气环流微弱时,由于城市热岛效应的存在,引起空气在城市上升,在郊区下沉,在城市与郊区之间形成小型热力环流,称为城市风。

>>点击查看高中地理会考复习资料专题,阅读更多相关文章!

最新2024高中地理会考复习资料信息由沪江高考资源网提供。

请输入错误的描述和修改建议,建议采纳后可获得50沪元。

错误的描述:

修改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