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舸争流的思想(马哲)
考点展示:
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思维和存在关系问题成为哲学基本问题的根据,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特点,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特点,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特点,主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条件及基本特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知识概览:
考点一 哲学的基本问题
命题揭密
★近三年有2次在此处命题,属于低频考点。命题形式为选择题。高考命题通常列出不同哲学派别的代表性观点让考生辨别其所属的派别。
复习要求
复习本考点,要求理解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两方面的内容,体会哲学的基本问题与生活息息相关。
哲学的基本问题
【易错点1】哲学的基本问题就是哲学的基本派别。
二者区别:
(1)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思维与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2)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两种根本对立的世界观,是哲学中的两个基本派别。
联系:对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典例1】
(2011·广东32)“道,独行也;气化流行,生生不息,是故谓之道。”与此哲学观点相通的是( )
A.自然从来不飞跃
B.物理不外于吾心
C.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
D.动之端乃天地之心也
[解析] 题目中有关键词句是“气化流行,生生不息,是故谓之道”,其意思是说:气这种物质是变化的,它的生生不息,就是道。这与”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是一致的。题目中的“道”不能理解成为老子的“道”,不能理解成唯心主义。
[答案] C
引文型选择题
解题方法
方法1 透视主旨法。引文为题干,题肢为基本理论知识。综合提炼引文的中心意思,认真分析各个题肢,选出相符合的题肢。
方法2 臆断排除法。将断章取义、望文生义和说法绝对化的题肢加以排除即可。
解题步骤
第一步,细细品读引文,准确、全面获取背景材料中的有效信息。
第二步,运用政治学科思维,对引文进行针对性分析。按 “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思路进行分析。
第三步,仔细推敲题肢与引文的内在联系,选出最佳答案。
考点二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近三年有4次在此处命题,属于低频考点。命题形式为选择题。命题时经常引用中外古代典籍中的观点,让考生辨别其所属的派别、表述其所属派别的基本观点或对其合理性与缺陷进行分析,对考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要求较高。
复习要求
理解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了解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
讲解点1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对比
1.根本分歧: 物质和意识(思维和存在) 谁是世界的本源(何者为第一性)
哲学的基本派别
唯物主义: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 历史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
2. 根本观点
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是:物质是本原,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依赖于物质。
唯心主义的根本观点是:意识是本原,先有意识后有物质,意识决定物质,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物质依赖于意识。
判断:下列观点中,属于唯物主义的有哪些?在观点后面打“√”号。
①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②上帝七天创造世界。
③存在就是被感知。
④形存而神存,形谢而神灭。
⑤实事求是,求真务实。
⑥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⑦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
答案:1,4,5是唯物主义
【易错点2】承认物质利益就是唯物主义,强调精神作用就是唯心主义
(1)对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本原,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世界的本原,先有意识后有物质,意识决定物质。
(2)追求物质利益不一定就是唯物主义,如果不从实际出发,主观蛮干去追求物质利益,就是唯心主义的表现;强调精神作用不一定就是唯心主义,如果是在承认物质决定意识的前提下,重视意识的作用,就不是唯心主义。
【典例2】
(2010·山东文综)有一首英语儿歌这样唱道:“告诉我为什么星辰闪耀,告诉我为什么常春藤缠绕……因为上帝创造星辰闪耀,因为上帝创造常春藤缠绕……”美国一位著名科普作家这样改动了歌词:“核聚变让星辰闪耀,向性运动让常春藤缠绕……”这一改动反映了 ( ) 。
①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区别 ②直接联系与间接联系的区别 ③科学精神与宗教精神的区别 ④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区别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解析] 本题以歌词内容为背景材料,考查学生对哲学派别划分的理解和掌握。英语儿歌将“星辰闪耀”、“常春藤缠绕”的原因归结为上帝创造,是客观唯心主义的表现,是宗教精神的体现;而科普作家将这一原因归结为自然界中本来就客观存在的物理运动,是唯物主义的表现,是科学精神的体现。①③入选;②④与题意不符。
[答案] A
讲解点2 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机械(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当代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唯物主义形态 |
基本观点 |
局限性或优点 |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
1.否认世界是神创造的 2.认为世界是物质的 |
只是一种猜测,没有科学根据。把物质归结于具体的物质形态 |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
把物质归结为自然科学意义上的原子,认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原子的属性就是物质的属性 |
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等局限性 |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
1.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 2.意识具有主观能动性 |
正确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反映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无产阶级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
【典例3】
(2011·上海单科,19)我国古代哲学思想中有“天地成于元气,万物乘于天地”的说法,认为“元气”是构成天地万物的本原。这种哲学观点属于 ( )
A.朴素唯物主义
B.主观主义
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D.辩证唯物主义
【解析】 “元气”属于物质范畴,认为“元气”是构成天地万物的本原是一种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B、C、D与题意无关,故选A。
[答案] A
讲解点3 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
——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唯心主义形态 |
基本观点 |
主观唯心主义 |
把人的主观精神(如人的目的、意志、感觉、心灵等)夸大为唯一的实在,当成第一性的东西,认为客观事务以至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 |
客观唯心主义 |
把客观精神(如上帝、理念、绝对精神等)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只是这些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 |
【典例4】
(2010·江苏单科,25)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哲学史上的两个基本派别,唯心主义者都主张( )。
A. 事物是感觉的集合
B.事物是理念的影子
C.意识是世界的本原
D.世界是不可认识的
[解析] 本题以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哲学派别为切入点,考查考生对唯心主义的正确判定。唯心主义包括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它们虽有不同表现,但在世界本原问题的认识上是相同的,即意识是世界的本原。A是主观唯心主义的表现;B是客观唯心主义的表现;D是不可知论的表现;只有C能满足题干要求。
[答案] C
哲学中的“两个对子”
考点三 马克思主义哲学
命题揭密
★★近三年有3次在此处命题,属于低频考点。命题形式为选择题。高考命题通常直接考查马克思主义科学性、革命性的原因或者以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相关评论为背景考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特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应是考查重点,注意掌握科学发展观相关内容。
复习要求
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感受其在人类认识史上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感受到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时代的产物,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理论。
【典例5】
(2012·江苏单科,26,2分)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前,即便是在自然观上相当坚定的唯物主义者,一旦进入社会领域,总是不可避免地陷入唯心主义;而马克思主义哲学却能在历史观上坚持唯物主义。这主要得益于它坚持 ( )。
①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②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 ③唯物辩证的自然观 ④社会发展总趋势是上升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的相关知识。马克思主义哲学从实践出发认识人和社会,把社会生活的本质归结为实践,提出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故①②正确且符合题意。③④与题意不符。
[答案] A
>>点击查看2016高考复习核心考点专题,阅读更多相关文章!
- 相关下载:
- 高考政治核心考点:哲学基本问题与派别(935KB) »去下载
-
2015年各地政治高考备考建议
近年来的高考,政治学科都体现了鲜明的时代性和生活气息,考生在复习时,要多联系一年来的重大时政热点,学会运用学科的基本原理分析事物性质、探寻现象成因、解决存在的问题,并注意从不同模块多角度进行思维。
- 清末课程表 看看百年前的高中生学什么(图)
- 2014高考政治核心考点:物质观
- 2014高考政治核心考点:世界观和方法论
- 2012年学科评估高校排名:0101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