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册 第三单元 单元说明

 来源:沪江高考资源网    要点:高三语文电子课本  
编辑点评: 《阿Q正传》,鲁迅小说代表作。写于1921~1922年,文章最初发表于北京《晨报副刊》,后收入小说集《呐喊》。《阿Q正传》向我们展现了辛亥革命前后一个畸形的中国社会和一群畸形的中国人的真面貌。

本单元指导学生学习鲁迅的中篇小说《阿Q正传》。

过去的语文课本,也曾选编《阿Q正传》,但一般都是节选,学生难以窥其全貌。这次把这部中篇小说的全文选入中学语文课本,并单独作为一个单元,表明这套教材选编者对于名家名篇的重视,表明对培养学生研读文学经典能力的重视。

《阿Q正传》在文学史上享有崇高的声誉,它不仅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在世界文学史上也很有影响。这样的名着值得引导学生进行全面研读。21世纪的中学生,对发生在将近一个世纪前的事情,对小说中涉及的许多问题,可能感到隔膜,不能理解,甚至莫名其妙;但学习这样的名着主要应着眼在将来,即给学生打下终身发展的“精神的底子”,对他们今后的成长产生积极的影响。

建议教学本单元注意以下几方面。

一、根据教科书中的单元提示,研读这部作品,主要落实三方面的教学任务:一是围绕分析阿Q这一人物形象,理解小说的思想内涵;二是理解小说笑中含泪的艺术特色;三是品味小说的语言,把握作者的语言风格。

二、联系历史和现实研读这部作品。小说是生活的反映,它在某种程度上真实地反映了辛亥革命的一个侧面,它有助于学生通过小说了解历史;但小说作为一种文学形式,它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所以不能让学生仅仅停留在了解历史这个层面上,还要让学生通过历史思考当今的生活。这就需要在教学时联系现实来学习这部作品。惟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在有限中看见无限,从历史中看到现实,让百年经典作品焕发出时代的光彩。鲁迅作品是常读常新的,引导得法,它必定让学生读得兴致盎然。这就是联系生活学习语文。

三、小说情节生动,人物可笑,语言幽默,教学的课堂气氛应该是活跃的,这是最起码的要求;但仅停留于此还不够,还要引导学生思考可笑背后所隐含的严肃的问题:阿Q仅仅只是可笑吗?它背后的可悲在哪里?阿Q演出的难道仅仅只是一出出“喜剧”吗?它的“悲剧性”表现在哪里?

四、要引导学生与过去学过的鲁迅作品融会贯通,串连起来理解这部作品的主题和作者的创作意图;还要与第五册《语文读本》中的有关研究资料、鲁迅对国民性的论述文字、关于《阿Q正传》的杂文等联系起来进行教学;还要尽可能多地掌握其他有关这部作品的研究资料,使教学起来更加游刃有余。

五、多用研讨法进行教学,即多引导学生进行讨论,甚至展开辩论,教师尽量只做参与者,而不做“布道者”。可分小组各有侧重地研讨不同的问题,再推举各组代表发言。

六、利用这一课对中学阶段的鲁迅作品进行一次大“清仓”。针对现在的许多中学生不喜欢鲁迅作品的倾向,围绕鲁迅及其作品,组织一次综合性的语文活动,有条件的可以邀请有关鲁迅研究专家到场给学生做报告;亦可上网展开讨论。

 
最新2024高三语文电子课本信息由沪江高考资源网提供。

请输入错误的描述和修改建议,建议采纳后可获得50沪元。

错误的描述:

修改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