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时更要关注细节
微写作中的"微",顾名思义就是小而短,在王晓军眼里,"小不藏拙",文章越是短小,越容易暴露出学生在写作上的缺陷。因此,她建议在微写作的指导上,老师们更应该关注细节。
[热点]烟花绑腿上作死来燃放 | 醉酒老伯划38辆车泄私愤
"比如在段落框架的构建上,有些学生往往缺少构思的环节,提笔就写,起笔时怕写不够字数,结果拖拖拉拉,写到文末又发现收不住笔,因而经常是写到高潮得分点时字数已到,该得的分得不到。"王晓军强调,这就要求老师在训练学生的时候要教会学生意在笔先,要有全局观念,提醒学生微写作的核心要求就是用最简洁的话表达自己的观点,解决实际问题。
在审题方面,王晓军表示,由于微写作一般情况下比大作文有更多题目上的限定和要求,因此审清答题内容和答题要求就显得尤为重要,否则就会造成"做事不由东,累死也无功"的恶果。她补充说,有无针对性、是否具体是微写作能否及格的界线。
要写"接地气"、"有体温"的文字
写身边的人和事,发挥语文工具性的功能解决生活实际问题,让语文切实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是微写作设题的初衷。但王晓军认为,由于长期以来学生在写作上形成的思维惰性及程式化的特点,导致现今作文(包括微写作)呈现的多是假大空的缺少体温的文字。她一针见血地指出,一些老师在指导学生时由于过多重视立意的高远,使得部分同学一到写作时就习惯性地想着要表现什么宏大的主题,就想着报刊上现在流行什么主题的范文,然后就去套,去模仿,而忽视了与日常生活、平实生活的贴近,从习作内容反映出来的就是生活简化了,情感荒芜了,思想变形了,远离了常态生活和常态情感。
写好身边的人和事究竟应该注意什么?王晓军的观点是:观察身边的人和事应注意捕捉现实生活中的典型细节,并加强人物描写方面的训练,从生活中选取写作素材并加以提炼,塑造出典型的人物形象,克服脱离实际、闭门造车的弊端。在写作过程中,可以叙述现实生活中人物平凡而伟大的事迹,可以描绘自己心目中的偶像,也可以真实刻画出其不尽如人意的一面。写作角度力求多样化、个性化,切忌脱离具体事例空发议论或一味送高帽、唱高调。"另一方面,教师在出题的时候也要力求接地气,多引导学生观察日常生活,品议生活现象,这样微写作才可能接收到地气,学生才可能写出有生命温度的文章。"她说。
分层教学,重点突破
"微写作虽然‘微’,但也有文章的体式。"雷其坤说,其文章的起承转合也需要交代清楚。从外在来说,请假、启事等要符合文体的要求;从内在来说,讲一件事情要讲清楚,要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且把想表达的内容、情感很好地表达出来。"那么,平时的训练就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认识能力和思维水平,二是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雷其坤说。
刘德水建议高三老师要开展分层教学,因为每个学生的升学需求是不一样的。他举例说,对于要考一流名校的学生,老师要提出明确要求,比如要创新、要夺人眼球,写得四平八稳就不行。此外,对于其他层次的学生,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要求。
刘德水认为,老师在指导学生复习时,自己先要学会"辨题"。凡是符合今年高考指导思想的微写作题目可以多练,不太合适的题目要加以改造,因为微写作总体来说强调与生活结合、与现实结合,是要让学生写作时有话可说。他特别强调,微写作的开放性很强,显性的限制一般只有字数要求,其余大多隐含在情境中,指导学生时要特别注意。
北师大励耘实验学校高三语文教师何莉建议,教学中可分解突破描述、议论和抒情等各个能力点,将学生需要掌握的各类应用文体格式以及描述、议论、抒情的各种方法化解落实在每天的微写作练习中,如"每日一句话新闻""每日百字时评""每日百字班级叙事"等,同时着重从"简明、连贯、得体"的角度,训练应用文体的表达。
专家指导应该如何进行2016高考语文微写作就介绍到这里了,更多招生查询信息请继续关注!
-
高考“微写作”莫成“大负担”
教育部公布北京市2014年高考语文60分作文将分为微写作和作文题两部分,对此,有教师担心此举令学生的思维和灵性受到约束,“微写作”变成“大负担”。
- 北京高考语文微写作 字数在300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