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高考国文试题的启示:重视传统文化礼仪

 来源:    要点:高考语文试题  
编辑点评: 教育部公布《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强调将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系统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本文作者透过对大陆高考语文和台湾学测国文试题的比较,给手握命题大权的大陆诸公改善试题的启示。

高考作文命题作为指挥棒的导向性可以一直传导到各阶段的写作教育,最终影响一个民族的思维品质和国民素质

作文一向是语文考试的重头戏,两岸皆然。

在大陆,每年夏初高考“大战”揭幕之日,第一场便是语文考试。往往上午的考试还未结束,各省市的作文题目便已见诸于网络。接下来的一周,各大媒体连篇累牍地争相加以评论。有些门户网站还发起“最××的作文题目”评选,如“最雷人”、“最坑爹”、“最浮云”等等,极尽恶搞之能事,年年如此,乐此不疲。相比之下,台湾每年学测国文的作文题似乎没有那么“受宠”。

但是,从其所占卷面分值而言,台湾要高于大陆。 

 

大陆高考语文作文60分(占总分40%)

材料写作,不少于800字

台湾学测国文非选择题54分(占总分50%)

一、文章解读:9分(150字-200字)

二、文章分析:18分(文言文)(250字-300字)

三、引导写作:27分(文体不拘,文长不限)

 

由此表可见,台湾学测国文的“非选择题”相当于写作部分,但一分为三:文章解读、文章分析和引导写作。三者之间按9分一档的分值逐级递增。以2011年度为例:

一、文章解读(占9分)

阅读框线内朱光潜〈对于一棵古松的三种态度〉中的一段文字后,回答问题:

(一) 作者指出木商、植物学家和画家“知觉”同一棵古松有三种不同的反应态度,这三种态度各有优劣吗?以你对本段引文的理解,请加以阐述说明。

(二) 阅读了作者这一段文字后,依据它的意旨,请你重新给它订个题目,并简要说明你的理由。

答案必须标明(一)(二)分列书写。(一)、(二)合计文长限150字-200字(约7行-9行)。

假如你是一位木商,我是一位植物学家,另外一位朋友是画家,三人同时来看这棵古松。我们三人可以说同时都“知觉”到这一棵树,可是三人所“知觉”到的却是三种不同的东西。你脱离不了你木商的心习,于是所知觉到的只是一棵做某事用值几多钱的木料。我也脱离不了我植物学家的心习,于是所知觉到的只是一棵叶为针状、果为球状、四季常青的显花植物。我们的朋友——画家——什么事都不管,只管审美,他所知觉到的只是一棵苍翠、劲拔的古树。我们三人的反应态度也不一致。你心里盘算它是宜于架屋或是制器,思量怎样去买它,砍它,运它。我把它归到某类某科里去,注意它和其它松树的异点,思量它何以活得这样老。我们的朋友却不这样东想西想,只在聚精会神地观赏它的苍翠的颜色,它的盘屈如龙蛇的线纹以及那一股昂然高举、不受屈挠的气概。

由此可知这棵古松并不是一件固定的东西,它的形象随观者的性格和情趣而变化。各人所见到的古松形象都是各人自己性格和情趣的返照。古松的形象一半是天生的,一半也是人为的。极平常的知觉都带有几分创造性;极客观的东西之中都有几分主观的成分。

显而易见,此题的指向是将文章阅读与表达结合一起,可谓一箭双雕。题目要求具体到连书写格式和行数、字数都规定得一清二楚,以免考生因细节疏忽而失分,可见命题者的“体贴”。

并且,这两道题目都有一个共同点:要求考生不但对材料进行分析、判断、综合、概括,还要加以“阐述”“说明”,此即意味着考生不能妄下断语,而须经过“慎思”“明辨”之后,方能做出判断。这种思维方法一方面蕴含着《中庸》所强调的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之精神,另一方面也包含了批判性思维能力的要素。

第二题“文章分析”为文言文。2011年度的题干材料为台湾各版高中国文教科书共同选文——苏轼的《赤壁赋》节选。题目如下:

二、文章分析(占18分)

阅读框线内文章后,回答问题:

(一)客所以有“而今安在哉”的感叹,是因何而起?

(二)“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所提示的人生问题是什么?

(三)客云:“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请解释他对于问题(二)要如何解决?

答案必须标明(一)(二)(三)分列书写。(一)、(二)、(三)合计文长限250字-300字(约11行-14行)

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苏轼〈赤壁赋〉)

与第一题“文章解读”相比,此题旨在评量考生文言文的阅读能力以及语体文(白话)的表达能力。分值比上题增加一倍。所提供的题干材料偏重于议论与抒情,有利于考生个人才情的发挥。后面3小题彼此连贯,层层深入,考生必须读懂文意方能恰当作答。

综观上述两道题,其共同点是将阅读与写作看成是有机的整体,且文白兼顾。以考试导向性而言,有助于考生语文能力的全面培养。但在大陆试卷中没有这两种题型。严格说来,真正与大陆相同的只有“引导写作”。请看2011年度试题:

三、引导写作(占27分)

司法院大法官会议做出第六八四号解释,认定大学生如不满学校的处分,有权可提诉愿和行政诉讼。台湾大学李校长表示,依据《大学法》的规定,学校在法律的范围内有自治权,学生也有很多申诉管道;大法官做出这项解释,可能造成学校和学生之间关系的紧张。学校是教学的地方,学校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应如何维持和谐,避免陷于紧张,而影响教学活动,是学校和学生双方面都应关心的问题。对大法官的这项解释和李校长的反应,以你在学校的亲身体验或所见所闻,请以“学校和学生的关系”为题,写一篇完整的文章。文体不拘,文长不限。

此材料提供了一个具体案例。这个案例真实地存在于考生生活中。该案例涉及到三方:司法院、学校与学生,故决定了每位考生有话可说。同时,将法理与人情、学校与学生、学校与社会三种关系结合在一起,折射出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和多面性,引导考生思考法与情、个体与群体的关系,学会站在不同的立场来考虑问题。其案例本身包含着培养公民素质的指向。并且,材料发挥空间较大,考生可以凭籍自己的生活经验与观察能力,抓住要害,写出具有思维深度的佳作来。

在大陆高考作文试题中,在命题思路上庶几相近的有2013年全国新课标Ⅱ卷。所提供的材料为某机构对班级同学关系所做的调查,要求考生对调查结果发表看法。但就题目所包含的思维深度和广度而言,似不及此。

不过,像2011年度这样“出彩”的“引导写作”题,历年台湾学测国文亦不多见。相比之下,有些年度的作文命题也颇值得商榷。如2013年度“引导写作”题:

曾永义《愉快人间》说:“为了‘人间愉快’,就要‘人间处处开心眼’,就要具备担荷、化解、包容、观赏等四种能力,达成‘莲花步步生’的境界。”这是一段充满生命智慧的哲思。“人间愉快”,可以是敞开心胸、放宽眼界的自得;可以是承担责任、化解问题的喜悦;可以是对周遭事物的谅解和包容;可以是观照生活情趣的艺术;也可以是……请根据亲身感受或所见所闻,以“人间愉快”为题,写一篇完整的文章,记叙、抒情、议论皆可,文长不限。

这段“引导材料”相当矫揉造作,风格颇似“心灵鸡汤”。或许是笔者天性愚钝,读来有点不知所云。而且,以“人间愉快”四字作为作文命题,很难想象18岁的高中毕业生能说出些什么。还有2012年“引导写作”题:

老子说:“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所谓“自胜者强”,是指真正的强者,不在于赢过别人;而在于战胜自己。现代社会中,许多人喜欢跟别人竞争,却不愿好好面对自己,克服自己的弱点。其实,只有改进自我,才能强化自我、成就自我。请根据亲身感受或所见所闻,以“自胜者强”为题,写一篇文章。论说、记叙、抒情皆可,文长不限。

这道题属于自我修养类。题目“自胜者强”本身即道德命题,考生只能顺着题目预设的价值取向来发挥,相当于“代命题者立言”,思维方向十分单一。并且,对于高中生来说,其自身修养很难达到这样的深度,缺乏相似的人生体验,故容易为赋新词强说愁,流于浮泛空疏。

值得寻味的是,这类以“道德教诲”为特色的作文题,大陆高考语文也存在,只是呈现形式有所不同。以2013年作文题为例,如辽宁卷的“沙子和珍珠”,新课标I卷的“经验和勇气”,湖北卷的“上善若水任方圆”,浙江卷的“三句话看童心”,湖南卷的“我愿意”,四川卷的“过一种平衡的生活”等皆是。

这些题目表面上看或是寓言,或是励志小故事,或是格言警句,其中均蕴藏着某个道德教诲。考生只能按此命题去“做文章”,犹如“螺丝壳里做道场”。并且,因为材料所提供的情境是虚拟的,其蕴含的道德命题本身缺乏真实的思维价值,相当于“伪道德命题”,故显得虚假而矫情。

此乃历年大陆高考作文中最常用的一种模式。另有一类作文材料虽然是真实的,如2013年山东卷的命题作文“咬文嚼字”,基本上属于“升级版”的“好人好事”,实质上也还是“道德命题”。

这类命题的最大弊病是使考生的思维幼稚化、简单化,即不需要分析、比较、论证、思辨,而只需要人云亦云,迎合他人,为此甚至言不由衷、违心编造,变得矫情而虚伪,对学生心智及人格成长戕害莫大。

追根溯源,两岸这类命题模式可能源自明清时期科举考试的八股文。八股文的题目源于四书五经中的原文,命题方式多达39类,有“单句题”“通章题”“承上题”“截搭题”等等。最简单的当属单句题,如“过不惮改”、“巧言令色鲜矣仁”、“学然后知不足”等等。这些题目本身便属于自我修养类的道德命题,与儒家推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有关。其特点是要求文章必须模拟儒家祖师的口气去发表议论,即俗称的“代圣人立言”。当然,如果单就行文形式而言,八股文也许有其合理成分。但就命题形式及其内容而言,八股文对中国人思维方式的负面影响可谓根深蒂固。

今天,我们依然可以从国人之喜好道德说教、夸夸其谈、放言空论看到其影子,还有影视作品人物情节的矫情虚假等。而联系及此,似乎不难理解海峡两岸作文命题之同好“道德命题”的因由,可见历史荼毒之深之重。

实际上,中国有更优秀的写作传统,如《周易•乾》曰“修辞立其诚”,即写文章要表达自己真实意图,不能言不由衷,妄发议论。还有白居易《与元九书》中曰“文章合于时而著”,即写文章要与时代合拍。

如果说,语文(国文)考试作为母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价值指向是客观存在的,那么常识性试题所指向的应该是“善”和“美”,而作文题则应该指向“真”。具体而言,即通过写作引导考生学会“慎思”“明辨”,学会独立思考。这也是现代公民必备的素质。

在欧美一些教育发达国家,对此目标已有非常明确的认识。我们不妨看看近年的美国SAT写作题:

1.认真思考下文提出的议题与设问:

很多人相信,诚实可敬的品质会限制他们的选择、机遇以及获得成功的机会。不幸的是,在今天“个人至上”的文化氛围中,道德可能是人们唯一会选择抛弃的品质!人们深信自己只有两种选择:一、为了成功不择手段,即使是错的;二、保持道德高尚,然后失败。很少有人选择不诚实,但是没人愿意失败。

设问:讲究伦理道德会阻碍人取得成功吗?设计并写作一篇论文,阐述你就这一问题的观点。从你的阅读、经验以及社会观察中举例并论证,以支撑你的立场。

2.文明礼貌到底怎么了?很多书籍和文章都写到当今社会缺乏基本礼貌,不顾传统礼节。不论是饭馆里调皮捣乱的骄纵儿童,还是有线电视新闻节目里互相叫嚷的所谓专家,人们似乎不再像以前那样注意举止得体和文明礼貌。另一方面,如果人们真的希望把世界变得更美好,又不得不冒着被视为不礼貌或不文明的风险。

设问:不讲礼貌是否有时也是必要的?设计并写作一篇论文,阐述你就这一问题的观点。从你的阅读、经验以及社会观察中举例并论证,以支撑你的立场。

3.我们对于“勇气”的定义太宽泛了。真正的勇气是有意识的自我牺牲,要么是为他人着想,要么是为了坚守某种价值。但是现在我们往往把大胆和诚实——这只是勇敢的一个方面,当作勇气的全部内涵。我们甚至说一个人在时尚或音乐方面的品位不同于主流,或说出某些错误是需要勇气的。这些行为虽令人钦佩,却不一定就是勇敢。

设问:在人们为了他人或坚守某种价值而牺牲个人幸福的行为中,我们是否应该限制使用“勇气”这一术语?设计并写作一篇论文,阐述你就这一问题的观点。从你的阅读、经验以及社会观察中举例并论证,以支撑你的立场。

这类写作命题以其迥异的思路,为我们提供了崭新的视角。其对考生思维的挑战性,以及由此传递出的培养信号,显然与我们不太一样。并且,这些题目不是凭人云亦云、陈词滥调可以对付的。在SAT作文试题中,获得满分的评分标准之一是:“有效而富有洞察力地发展作者自己的观点,表现出杰出的批判性思维,清晰地使用恰当的事例、推理,以及其他证据证明自己的立场。”

诚然,像任何考试一样,高考作文本身承载的功能有限。就一篇作文而言,不可能兼顾各种文体和写作手法,但其作为指挥棒的导向性可以一直传导到各阶段的写作教育,最终影响一个民族的思维品质,乃至国民素质。

因此,笔者很想建议握有命题大权的诸公:少出一些类似“沙子和珍珠”,或“上善若水任方圆”那种虚无缥缈的“道德说教”型作文命题,让莘莘学子回到真实的社会生活中来,回到交织着矛盾和悖论的生活实相中来,回到正处于充满希望又步履艰难的中国社会转型中来,“文章合于时而著”,通过阅读与写作学会质疑、思辨,学会求真、求实,做个关心社会事务的有独立见解的现代公民。这才是从根本上高考作文应当追求的价值取向。

最后,对比大陆和台湾作文题,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差异:台湾学测国文作文为两小一大,其好处是除了写作能力考查较全面之外,分数分配也比较均衡合理;而大陆仅考一篇800字的命题作文,对考生而言,犹如孤注一掷,万一离题偏题,则损失至巨,也因此容易出现押题、猜题或套作的投机做法。

不过,可喜的是,北京教育考试院已经注意到这一点,在今年1月份颁布的《考试说明》中有明确表述:“2014年高考语文作文‘一分为二’”,具体做法为“将60分的作文分为两题。第一题为微写作,第二题为作文题。……此外,提升命题精细化水平,调整试卷结构,提高试卷的区分能力。”

    你可能还感兴趣的相关文章

  • 高能勿入:台湾2015“高考”语文题及答案

    一年一度的高考今天开始了,其实要说高考这种形式并不是大陆独有,台湾也有高考,不过在形式上,与大陆有所不同。目前台湾普通高中生的大学入学有两种考试,大学学科能力测验(学测)和大学入学指定科目考试(指考)。

最新2024高考语文试题信息由沪江高考资源网提供。

请输入错误的描述和修改建议,建议采纳后可获得50沪元。

错误的描述:

修改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