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八节
农历十二月被称为腊月,每年腊月初八,是我国汉族传统的腊八节。在这天,我国大多数地区都有吃腊八粥的习俗。腊八粥是用八种当年收获的新鲜粮食和瓜果煮成。岁终之月被称为“腊八”,有不同的解释:一种说法是,“腊者,接也”,寓有新旧交替的意思(《隋书·礼仪志》记载);还有一种说法是“腊者同猎”,指田猎获取禽兽好祭祖祭神,“腊”从“肉”旁,就是用肉“冬祭”;另外一种说法是“腊者,逐疫迎春”。
腊八节由来有很多种说法,其中一个与佛教有关。据传,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修行深山,静坐六年,饿得骨瘦如柴,曾欲弃此苦,恰遇一牧羊女,送他乳糜。他食罢盘腿坐于菩提树下,于十二月初八成佛。于是为纪念他成佛,这一天便成为“佛成道节”。中国信徒出自虔诚,遂与“腊日”融合,方成“腊八节”,并同样举行隆重的仪礼活动。
除夕
除夕是我国传统节日中最重大的节日之一,指农历一年最后一天的晚上,即春节前一天晚,因常在夏历腊月三十或二十九,故又称该日为年三十。除夕人们往往通宵不眠,叫守岁。守岁始于南北朝时期。苏轼有“儿宣强不睡,相守夜欢哗”之诗句。在这天,北方人包饺子,南方人做年糕。水饺形似“元宝”,年糕音似“年高”,都是吉祥如意的好兆头。
除夕之夜,全家人在一起吃“团圆饭”。吃团圆饭时,桌上的“鱼”是不能动的,因为这鱼代表“富裕”和“年年有余”,象征来年的“财富与幸运”,它属于一种装饰,是碰不得的。
除夕的高潮是年饭后长辈发“压岁钱”,接着就是张贴春联和门神,并关上大门,到初一的早上才开门“接财神”,接下来就是全家人守岁到凌晨。
社火
社火是中国民间一种传统庆典狂欢活动,具体形式因地域不同而有较大差异。“社”,古指土地神,从古到今,社火都有祭祀、祝福之意。
社火是随着古老的祭祀活动而逐渐形成的。原始先民们对人类的生死及自然界的许多现象既不能抗拒,也不能理解,只能幻想借助超自然的力量主宰它,于是创造出各种各样的神。当社会生产由渔猎转入农耕,土地便成了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于是渴望风调雨顺、农作丰收或驱鬼逐疫的祈禳性祭祀活动便产生了。
据传说,社火与共工有关。共工长得人脸蛇身,满头红发,性格暴烈好战。一次他和祝融作战,一怒之下头触不周山,竞把撑天的柱子碰断,顿时天崩地裂,洪水泛滥,多亏女娲炼了五彩石及时把天补好。共工之子见父亲闯下大祸,心里非常难过,便把九州大裂缝一一填平。黄帝见状,便封他为“后土”,让他丈量并掌管土地,从此他便成为人们祭祀的社神。
追溯“社火”之源,与远古时的图腾崇拜、原始歌舞有关系。图腾崇拜在中国历史上经历了极为漫长的时间,原始社会的人们,把本氏族的图腾标志雕刻在石壁、木柱或刺在身上,画在脸上,有的还制成面具。每逢祭祀的时节,人们在身上绘有图腾图案或戴上图腾面具,边击打着劳动工具,边跳着模拟图腾物的舞蹈,狂呼狂舞,祈望所崇拜的图腾能给予他们一种神奇的力量。逐渐形成巨大的民俗礼仪活动,演变为乡村祭神、娱神、迎神的赛会,并加进杂戏表演。这种古老的习俗一直沿袭至今。
踏青
踏青又叫春游、探春、寻春,于花草返青的春季,结伴到郊外原野远足踏青,并进行蹴鞠、荡秋千、放风筝等活动。
中国的踏青习俗由来已久,传说远在先秦时已形成,也有说始于魏晋。据《晋书》记载:每年春天,入们都要结伴到郊外游春赏景,至唐宋尤盛,据《旧唐书》记载:“大历二年二月壬午,幸昆明池踏青。”可见,踏青春游的习俗早已流行。到了宋代,踏青之风盛行。
宋代画家张择端的风俗画《清明上河图》就极其生动地描绘出以汴京外汴河为中心的清明时节的热闹情景。在这一画卷,画面人物就达550多人,牲畜50余头,船20多艘,车、轿20多乘。清明踏青之盛况,可见一斑。唐代诗人杜甫就曾记载皇家游春踏青的胜景,“三月三日天地新,长安水边多丽人。”千百年来,踏青渐成了一种仪式,“逢春不游乐,但恐是痴人。”白居易的《春游》诗正是写照。
灯谜
“猜灯谜”又叫“打灯谜”,是我国独有的、富有民族风格的一种文娱形式,是从古代就开始流传的元宵节特色活动。古代,每届元宵节,人们总要分曹射覆,引为笑乐。
灯谜最早是由谜语发展而来的,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春秋战国时代,宫廷和墨客中出现了“隐语”、“文义谜语”等文字游戏,这可以说是最早的谜语。秦汉以后,这种风气更加盛行,西汉曹娥碑后题有“黄绢幼妇外孙齑臼”,影射“绝妙好辞”,即“隐语”。
谜语悬之于灯,供人猜射,开始于南宋。《武林旧事·灯品》记载:“以绢灯剪写诗词,时寓讥笑,及画人物,藏头隐语.及旧京诨语,戏弄行人。”灯谜至此可以说是名副其实的灯谜了。至明清时代,春节前后各城镇皆张灯悬谜,盛况空前。
关于灯谜的由来,还有一则民间故事:相传,很早的时候,有个姓胡的财主,人称“笑面虎”。这笑面虎嫌贫爱富,平日鱼肉乡里。村里有位叫王少的穷秀才,决定要斗斗这个笑面虎。有一年,元宵将临,各家各户都忙着做花灯,王少也乐哈哈地忙了一天。到了元宵灯节的晚上,王少打出一顶花灯上了街。只见这花灯扎得又大又亮,更为特别的是上面还题着一首诗。王少来到笑面虎门前,把花灯挑得高高的,引得好多人围看。笑面虎也忙挤到花灯前,见灯上题着四句诗:
头尖身细白如银,眼睛长到屁股上,
论秤没有半毫分,光认衣裳不认人。
笑面虎一看,只气得哇哇乱叫,就命家丁来抢花灯。王少忙挑起花灯,笑嘻嘻地说:“老爷,咋见得是骂你呢?”笑面虎气呼呼地说:“你那灯上是咋写的?这不是骂我是骂谁?”王少仍笑嘻嘻地说:“噢?老爷是犯了猜疑。我这四句诗是个谜,谜底就是‘针’,你想想是不是?”笑面虎气得干瞪眼,转身狼狈地溜走了。这事传开后,越传越远。第二年元宵,人们纷纷仿效,将谜语写在花灯上,供人猜射取乐。所以就叫“灯谜”。后来,每逢元宵灯节,各地都举行灯谜活动,一直传到现在。
拔河
相传,拔河始于距今二千四百年前春秋时期的楚国。楚国地处大江南北,水道纵横,有一支强大的水军舟师,他们有一种称之为“钩拒”的兵器,专门用于水上作战。当敌人败退时,军士以钩拒将敌船钩住,使劲往后拉,使之逃脱不了。后来钩拒从军中流传至民间,演变为拔河比赛。
古代参加拔河的人数比现在的多得多。大绳正中插一根大旗,旗的两边画两条竖线,称为河界线。比赛时,以河界线为胜负标志,所以改“钩拒之戏”为“拔河”。一声令下,河界两边选手紧挽绳索,“使相牵引”,围观者“震鼓叫噪,为之鼓劲”。
角抵
角抵是古代一种角力游戏,类似今天的摔跤。它主要是通过力量型的较量,用非常简单的人体相搏的方式决出胜负。
角抵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古时代。据《述异记》记载,上古时的蚩尤民族头上长着角,耳鬓旁长着剑戟。他们在与黄帝打仗时,就以头上之角抵人,敌方对此很难防御。这种所谓的“以角抵人”,便是一种类似现在摔跤、拳斗一类的角力活动。
到了秦汉时期,角抵活动非常盛行,但是当时的角抵已经不再是一种争斗相搏的手段,而是变成一种带有表演成分的游戏活动。据古籍记载:“秦并关卡,罢讲武礼,为角抵。”由于秦始皇怕民众起来造反,于是便罢武礼、息兵事,把角抵变成了一种寻欢作乐的游戏节目。
到了唐代,角抵、相扑游戏已经盛及朝野。《旧唐书.敬宗本纪》引《续文献通考·百戏散乐》:“角力戏,壮力裸袒相搏而角胜负。每群戏毕,左右军擂大鼓而引之。”
宋代相扑又名“争交”。宋太祖曾制定军中以相扑决高下升迁的法则,并以相扑高手担任御前“内等子”,每逢朝廷大朝会圣节或御宴,照例用左右军相扑助兴。相扑在宋代军中十分流行,宋朝名将韩世忠、岳飞在军中推行相扑练武,提拔相扑比赛得胜者。
投壶
投壶是古代士大夫宴饮时做的一种投掷游戏。春秋时期,诸侯宴请宾客时的礼仪之一就是请客人射箭。后来,投壶代替了射箭。该项活动到战国时得到相当发展。当时,文者倾向于内心修养,而不习武事,专注于衣冠、礼仪、饮食之间。投壶这种从容安息、养志游神、讲究礼节的活动,正投其所需。另一方面,由于社会发展,民间以投壶为乐的现象越来越普遍。《礼记·投壶》说:“投壶者,主人与客燕饮讲论才艺之礼也。”进行时,与射礼相似,也有揖让进退等烦琐礼节。
最早的投壶方法是以短矢投向盛酒的壶中,后来对壶和矢都做了改进,制成了专门用于这项活动的壶和矢。投壶时,宾主离壶五至九尺外,用规定数目的没有箭头的箭轮流投射。中多者胜,输者罚饮酒。
秦汉以后,它在士大夫阶层中非常流行,每逢宴饮,必有“雅歌投壶”的节目助兴。在流传过程中,游戏酌难度增加了,不仅产生了许多新名目,还有人别出心裁在壶外设置屏风盲投,或背坐反投。宋代司马光曾著有《投壶新格》一书,详细记载了壶具的尺寸、投矢的名目和计分方法。宋代以后,投壶游戏逐渐衰落下去。
>>点击查看2015高考各科复习资料汇总专题,阅读更多相关文章!
-
142个容易混淆拼错的高中英文单词
当单词积累到一定程度,常会遇到一些形近、音近、意近的单词出现,如果不加以区分记忆,常会混淆,妨碍今后的单词积累与英语学习。小编整理了高中英语常见易混英文单词,供大家参考!
- 古文高辨识度词汇汇总(完整版)
- 2017山东高考语文试卷答案
- 2017天津高考语文试卷答案
- 2017天津高考语文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