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北京高考新增考点:民俗汇编

所属专题:2015高考各科复习资料汇总  来源:    要点:北京高考语文复习  
编辑点评: 北京市2014年高考新增了民俗这一考点,民俗的难度不太高,但内容较多,考生得分情况并不理想。今天小编为大家汇总我国的民俗有哪些,方便同学们复习提高。

人日

人日为农历正月初七。古人相信天人感应,以岁后第七日为人日。汉东方朔《占书》载,正月一日为鸡,二日为狗,三日为猪,四日为羊,五日为牛,六日为马,七日为人,八日为谷。汉、魏以后,人日逐渐从单一的占卜活动,发展成为包括庆祝、祭祀等活动内容的节日。到了唐代,民间仍相当重视人日节。高适的《人日寄杜二拾遗》诗中就有“今年人日空相忆,明年人日知何处”的感怀之句,证明唐代的人日节,已不仅仅专用作祈祥祝安,又衍添了一层思亲念友的气氛。时至今日,也右在外的游子在年前回家,过了人日节才能远走他方。人日节这天不出远门,不走亲串友,在家团聚。人日节下午一般吃长面,也叫拉魂面,意即过年时人都走东串西,心都野了,人日一过该准备春耕生产了,故而吃拉魂面,把心收回来,准备春耕生产。

此节亦称“人胜节”、“人庆节”、“人口日”、“人七日”等。传说女娲初创世,在造出了鸡、狗、猪、牛、马等动物后,于第七天造出了人,所以这一天是人类的生日。汉朝开始有人日节俗,魏晋后开始重视。古代人日有戴“人胜”的习俗。“人胜”是一种头饰,又叫彩胜、华胜,从晋朝开始有剪彩为花、剪彩为人,或镂金箔为人来贴屏风,也戴在头发上。此外,人日还有登高赋诗的习俗。唐代之后,更重视这个节日。每至人日,皇帝赐群臣彩缕“人胜”,又登高大宴群臣。如果正月初七天气晴朗,则主一年人口平安,出入顺利。

春节

春节古指立春,现在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但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在春节期间,我国的汉族和很多少数民族都要举行各种活动以示庆祝。这些活动均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喜按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

春节不同时代有不同名称:在先秦时叫“上日”、“元日”、“改岁”、“献岁”等;到了两汉时期,又被叫为“三朝”、“岁旦”、“正旦”、“正日”;魏晋南北朝时称为“元辰”、“元日”、“元首”、“岁朝”等;到了唐宋元明,则称为“元旦”、“元”、“岁日”、“新正”、“新元”等;而清代,一直叫“元旦”或“元日”。

在历史上的不同朝代,春节的时间也不一样。夏代以一月为一年之首;商代以十二月为岁首,周代以十一月为岁首,秦代以十月为岁首。西汉时,汉武帝下诏推行太初历,才明确规定一月初一为岁首,以之为夏历新年。

1911年12月31日,中华民国湖北军政府在发布的《内务部关于中华民国改用阳历的通谕》中,明确将年节称为“春节”。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进一步明确农历正月初一称为“春节”,“春节”之名正式列入中国节日法典。

元宵

元宵节在中国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也称“元夕节”,又名“灯节”或“灯夕”。按照中国古代的习惯,“元”指月亮正圆,一年之中有所谓“三元”——正月十五称为“上元”,七月十五称为“中元”,十月十五称为“下元”。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对此加以庆祝,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故此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宵”即夜也,所以元宵亦有一年之中第一个月圆之夜的意思。在这一天要赏花灯、猜灯谜、放馅火、舞龙灯、吃元宵、合家团聚等。

关于元宵节的来历,民间还有几种有趣的传说:传说在很久以前,凶禽猛兽很多,四处伤害人和牲畜,人们就组织起来去打它们,有一只神鸟被猎人当做凶禽给射死了。’天帝十分震怒,要在正月十五日到人间放火,把人通通烧死。天帝的女儿不忍心看百姓无辜受难,就冒着生命的危险,把这个消息告诉了人们。人们想出个法子,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日这三天,每户人家都在家里张灯结彩、点响爆竹、燃放烟火。天帝以为人们都被烧死了,就放过了人类。人们就这样保住了自己的生命及财产。为了纪念这次成功,从此每到正月十五,家家户户都悬挂灯笼,放烟火来纪念这个日子。

还有一个传说是元宵节是汉文帝时为纪念“平吕”而设。汉高祖刘邦死后,大权落到了吕后手中。吕后独揽朝政把刘氏天下变成了吕氏天下,朝中老臣,刘氏宗室深感愤慨,但都惧怕吕后残暴而敢怒不敢言。吕后病死后,刘氏宗室齐王刘襄与开国老臣周勃、陈平起兵讨伐吕氏,在正月十五这一天彻底平定了“诸吕之乱”。平乱之后,众臣拥立刘邦的第二个儿子刘恒登基,称汉文帝。文帝深感太平盛世来之不易,便把平息“诸吕之乱”的正月十五,定为与民同乐日,京城里家家张灯结彩,以示庆祝。从此.正月十五便成了一个普天同庆的民间节日一一“闹元宵”。

花朝节

花朝节又称花神节,岁时八节之一,或称作“百花生日”。其时间在各朝代地区不同,早期以农历二月十二或二月十五为花朝节,清代以后则一般北方以二月十五为花朝节,而南方则以二月十二日为花朝节,这与南北气候不同有关,大致在㈠康蛰”到“春分”节气期间。此时春回大地,万物复生,定其中一天为花的节日是十分恰当的。花朝节的风俗各地也有所不同,有种花、赏花等等。

相传北魏夫人的女弟子女夷善于种花养花,于是被人们尊为花神,设节日纪念,节日是夏历(今农历)二月十五。花朝节名起源于唐代武则天执政时期。武则天嗜花成癖,每到夏历二月十五花朝节这一天,她总要令宫女采集百花,和米一起捣碎,蒸制成糕,用花糕来赏赐群臣,名日花朝。上行下效,从官府到民间就流行开花朝节活动。在那时,正月十五的元宵节、二月十五的花朝节、八月十五的中秋节,这三个“月半”被视为同等重要的传统佳节。

古时花朝节日里,各地都以传统风俗来欢庆“百花生日”:或用红绸布条悬挂在花枝上,祝花“生日快乐”;或在花树上张挂“花神灯”,夜间灯火通明,与红花绿枝相映成趣;或青年男女漫步花丛中,赏花谈情;或文人墨客触景生情,吟诗作画……至于各地花匠或花卉爱好者,更是他们一展手艺的好时节。

寒食节

寒食节在农历的三月,清明之前一两天。可以说,仲春时节的第一个大节日就是寒食节,也被称为“禁烟节”、“冷节”、“百五节”(意为在夏历冬至后105日)。寒食节最初作为节日时,要禁烟禁火,无论民间官府,只吃冷食,后又透渐增加了祭扫、踏青、秋千、蹴鞠、牵钩、斗鸡、放风筝等风俗。寒食节曾被称为民间第一大祭日,后来逐渐为清明节所代替。

关于寒食节禁火习俗的形成,民间有一种广为流传的说法,说它起源于人们对介子推的纪念和祭奠。介子推是春秋时期跟随晋国公子重耳流亡的一个大臣,曾割自己腿上的肉为晋公子充饥。后来重耳做了国君(晋文公),要封赏介子推。介子推却带老母到绵山隐居,不受封赏。晋文公为逼介子推出山,就放火烧山,结果介子推被烧死在山中。晋文公便把烧山的这一天定为介子推的祭日。实际上禁火之俗早在周代已是惯制,为怀念和祭祀介子推而禁火的说法纯是附会。这种附会在汉代发生后,传播渐盛,在寒食节的形成和传承过程中影响越来越大。

实际上寒食节禁火的原因,主要有两种说法。一种归之于上古以来特定的民间信仰。古人将周天恒星分为二十八宿,东方青龙宫的角、亢二星为“龙星”,在五行中居于木位。先秦时期,古人出于星象迷信和感应巫术,认为春季龙星现于东方,容易引起大火,所以在三月龙星初现之时,应该禁火。禁火期间不能生火做饭,须得事先准备好食物。这种不能加热的冷食就是“寒食”。另一种说法用古人生活中的取火惯制来解释,认为寒食禁火源于古人钻木驭火和换取新火的制度。上古时期,A们钻木取火,季节不同,所用木材也不同,换季时就要改火;而每次改火都要换取新火。当新火未到之时,须得禁止人们生火。《周礼·秋官·司煊氏》中说:“中春以木铎修火禁于国中。”就是仲春时节,负责取火的官吏在街上摇着木铎,警告人们禁火。后来在这一时节禁火成为习俗流传下来。

清明节

清明是我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按《岁时百问》的说法:“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可见这个节气与农业生产有着密切的关系。

清明节又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节扫墓。

按照旧的习俗,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唐代诗人杜牧的诗《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写出了清明节的特殊气氛。

清明节正是春光明媚的时节,也正是人们春游(古代叫踏青)的好时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的习俗,所以又叫踏春节。

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汉族的四大传统节日。古代以五月初五为恶日,为不吉之日。所以,在这一天要插菖蒲、艾叶以驱鬼,薰苍术、白芷和喝雄黄酒以避疫,后来就成为传统习俗流传下来,并且人们还避“端五”忌讳,称之为“端午”。

关于端午节的来所,最为广泛的说法是为了纪念屈原。据说,屈原于五月初五自投泪罗江,死后为蛟龙所困,世人哀之,每于此日投五色丝粽子于水中,以驱蛟龙。又传,屈原投泪罗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一直行至洞庭湖,终不见屈原的尸体。那时,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汇集在岸边的亭子旁。当人们得知是打捞贤臣屈大夫时,再次冒雨出动,争相划进茫茫的洞庭湖。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

七夕节

七夕节原名为乞巧节。七夕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个节日,也是过去姑娘们最为重视的日子。七夕节晚上要坐看牵半织女星。相传,在每年的这个夜晚,是天上的牛郎和织女的鹊桥相会的时间。织女是一个美丽聪明、心灵手巧的仙女,凡间的妇女在这一天晚上向她乞求智慧和巧艺,也向她乞求美满的姻缘,所以七月七日也被称为乞巧节。

中秋节

中秋节为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据史籍记载,古代帝王祭月的节期为农历八月十五,时日恰逢三秋之半,故名“中秋节”;又因为这个节日在秋季八月,故又称“秋节”、“八月节”、“八月会”;又有祈求团圆的信仰和相关习俗活动,故亦称“团圆节”;因中秋节的主要活动都是围绕“月”进行的,所以又俗称“月节”、“月夕”、“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在唐朝,中秋节还被称为“端正月”。

中秋节在唐朝以后才成为固定的节日。传说唐玄宗梦游月官,得到了霓裳羽衣曲,民间才开始盛行过中秋节的习俗。一般认为,中秋节开始盛行于宋朝。元末朱元璋起兵时以月饼秘密传递“八月十五日杀鞑子(蒙古人)”的讯息,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将月饼作为节令糕点赏赐群臣。明清时期,中秋节已经成为中国的一大传统节日。《正德江宁县志》载,中秋夜,南京人必赏月,合家赏月称为“庆团圆”,团坐聚饮称为“圆月”,出游待市称为“走月”。

关于中秋节来源的传说中,嫦娥奔月的故事最著名。相传在远古时代的射日英雄后羿娶了嫦娥,并成为帝王,可是他愈来愈暴戾,多番施行恶政,成了大暴君。有一天,后羿从王母娘娘的手中求得一包不死药,贝要吃了不死药,就能成仙升天。嫦娥知道后就把不死药全部吞下,然后变成仙女,往月宫飞去。百姓们得知嫦娥奔月成仙后,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向嫦娥祈求平安吉祥,由此便逐渐形成了中秋节拜月的风俗。

重阳节

农历九月九日为传统的重阳节,又称“老人节”。因为《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到了唐代,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

重阳节有登高的习俗,和登高相联系的有吃重阳糕的风俗。“高”和“糕”谐音,作为节日食品,最早是庆祝秋粮丰收、喜尝新粮的用意,之后民间才有了登高吃糕,取步步登高的吉祥之意。重阳节还有赏菊花的风俗,所以又称菊花节。从三国魏晋以来,重阳聚会饮酒、赏菊赋诗已成时尚。古代还流行“九九插茱萸”的习俗,所以又叫做茱萸节。

关于这些习俗的来历,据南朝梁人吴均之《续齐谐记》载:传说东汉时,汝南县里有一个叫桓景的人,他所住的地方突然发生大瘟疫,桓景的父母也因此病死,所以他到东南山拜师学艺,仙人费长房给桓景一把降妖青龙剑。桓景早起晚睡,披星戴月,勤学苦练。一日,费长房说:“九月九日,瘟魔又要未,你可以回去除害。”并且给7他茱萸叶子一包、菊花酒一瓶,让他带家乡父老登高避祸。于是他便回到家乡,在九月九那天,领着妻子儿女、乡亲父老登上了附近的一座山,把茱萸叶分给大家随身带上,瘟魔则不敢近身,又把菊花酒倒出来,让每人喝了一口,避免染上瘟疫。他和瘟魔搏斗,最后杀死了瘟魔。于是汝河两岸的百姓就把九月九登高避祸、桓景剑刺瘟魔故事一直传到现在。从那时起,人们就过起重阳节来,有了重九登高的风俗。

>>点击查看2015高考各科复习资料汇总专题,阅读更多相关文章!

最新2025北京高考语文复习信息由沪江高考资源网提供。

请输入错误的描述和修改建议,建议采纳后可获得50沪元。

错误的描述:

修改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