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核心考点:经济模式

 来源:    要点:经济改革  
编辑点评: 本文是高考历史核心考点的整理,本文章是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和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的专题复习,在文中为大家罗列了考试重点难点,易错点及有详细解析的习题练习。欢迎大家参阅~

材料二 苏共中央全会认为,除了提高全国各地区谷物的单位面积产量以外,开垦新土地对于增加谷物生产具有巨大意义。在短时期内增加谷物生产的一个重要的,而且是完全现实的来源,就是在哈萨克斯坦、西伯利亚、乌拉尔、伏尔加河流域等地区及北高加索的部分地区开垦熟荒地,以扩大谷物的播种面积。这些地区有大片尚未开垦的黑钙土和栗钙土的肥沃土地,这些土地不需再作多大的投资就可以得到丰收

──齐世荣主编《当代世界史资料选辑》第一分册

学习探究

材料一反映了苏共中央认为当时农业有一些不足之处,材料二反映了苏共作出开垦生荒地的决议。赫鲁晓夫等苏联领导人认为,当时苏联的农业存在许多不足,如“对社会主义大农业的巨大潜力仍然利用得很差”,“产量仍然不高”,“不能适应国民经济的要求”,“妨碍了满足居民迫切需要的轻工业和食品工业的进一步发展,并成为增加集体农庄和集体农庄庄员收入的严重障碍”。

【思维升华】

苏联经济改革的启示:社会主义建设不能违背客观规律,必须从实际出发,走符合国情的道路;突破传统的束缚是经济体制创新和调整的前提;社会主义改革具有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社会主义制度要通过不断改革来完善;任何经济制度都不可能一成不变,都应该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改革适应;改革能否成功取决于是否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改革派与保守派的力量对比、改革者的策略方针是否得当等。

基础·角度·思路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基础再现、视角拓展)为实现“不劳动者不得食”的原则,列宁曾主张:“实行国家的粮食垄断制,即绝对禁止任何私人的粮食贸易,必须把全部余粮按照固定价格交售给国家,绝对禁止任何人保存和隐藏余粮。”他这一主张( )

A.有意违背经济发展客观规律

B.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特殊产物

C.不利于苏俄的社会主义革命

D.自始至终没有得到人民的支持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当时列宁所实行的政策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这一政策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特殊产物,故答案为B项。

[答案] B

2.(基础再现、视角拓展)20世纪20年代,有作家说:“他们在各个角落织补着支离破碎的工业网,重新组织俄国的商业,促使俄国大地开始复苏。”这主要体现了( )

A.十月革命胜利的作用

B.新经济政策的作用

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作用

D.斯大林体制的作用

[解析] 解答本题注意时间“20世纪20年代”。再结合材料体现出的信息:恢复商业,经济复苏。由此可知是新经济政策的作用。

[答案] B

3.(基础再现、视角拓展)“新经济政策一执行,混乱和饥荒马上就开始平息下去了,城市恢复了生机,市场上的商店又开始有了产品的供应了,物价也随之下降。那时党的口号是‘学会做生意’。”这里的“学会做生意”主要是指( )

A.借助商品、市场进行调节

B.宏观调控与计划相结合

C.恢复和发展私人企业

D.实行粮食税制度

[解析] 材料表明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带来了俄国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是借助商品、市场进行调节,发展社会经济,奠定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逐步战胜资本主义,故本题选A项。

[答案] A

4.(基础再现、视角拓展)新经济政策“利用资本主义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的中间环节,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途径、方法和方式”。就当时的具体国情而言,这一举措有利于( )

A.彻底粉碎国内外敌人的进攻

B.实现向社会主义的直接过渡

C.确保政府掌握国家经济命脉

D.为国家实现工业化奠定基础

[解析] 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A、C两项指的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项因为1928年斯大林取消了新经济政策,而采用农业集体化和工业化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应该排除;新经济政策的实施主要是恢复和发展生产力,缓和阶级矛盾,巩固工农联盟,故D项正确。

[答案] D

5.(基础再现、视角拓展)某同学在关于苏联(俄)的历史研究性学习中收集了以下两段材料,其最合适的主题是( )

(1)需要先进工人进行大规模“十字军讨伐”,到所有一切生产粮食和燃料的区域去,到所有一切运输和分配粮食和燃料的地点去

(2)形成了这样的政治形势:要求必须立即采取迅速的、最坚决的、最紧急的办法来改善农民的生活状况和提高他们的生产力。

A.由余粮收集制到粮食税

B.由“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C.由余粮收集制到农业集体化

D.由市场经济到计划经济

[解析] 根据第一段材料中“需要先进工人到所有一切运输和分配粮食和燃料的地点去”可知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中的余粮收集制;根据第二段材料中“改善农民的生活状况和提高他们的生产力”可知是新经济政策中的固定粮食税。故选A项。

[答案] A

6.(基础再现、视角拓展)在“斯大林模式”下,全国是一个统一的“大工厂”,而企业只是这座“大工厂”中的一个“生产车间”甚至“每一双皮鞋或每一件内衣,都要由中央调配”。这表明“斯大林模式”( )

A.实行指导性的计划管理

B.完全排斥市场调节

C.优先发展重工业

D.导致生活物资短缺

[解析] 从材料信息可以看出,苏联实行指令性的计划管理,完全排斥市场调节,故B项正确。苏联实行的是“指令性”计划不是“指导性”计划,故A项错误,C、D两项材料不能体现。

[答案] B

7.(基础再现、视角拓展)下面为1913年和1937年英国、美国、苏联(俄国)和法国工业总产值在世界工业产值中的比例图。其中代表苏联(俄国)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 1913年,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经济落后,其工业总产值在世界工业产值中所占的比例是最小的。1937年,苏联经过两个五年计划,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位,因此答案为D项。

[答案] D

8.(基础再现、视角拓展)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五年计划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尤其是因为同一时期西方经济的崩溃。社会主义不再是空想家的梦,它是发展中的事业。”这表明他( )

A.是一个坚定的社会主义者

B.对资本主义经济运行机制充满失望和忧虑

C.赞赏苏联的计划经济模式

D.认识到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必然性

[解析] 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是1928年至1932年,苏联共产党和政府实行大规模有计划的、全面的社会主义建设。此时的西方正在经历1929~1933年经济危机,这场危机导致了生产大量过剩,西方经济陷入困境,但是苏联的计划经济模式却取得了成功。从“它是发展中的事业”一句分析可知,作者对五年计划的实行和结果较为赞赏,排除B项。A、D两项内容与题目叙述无关。

[答案] C

9.(基础再现、视角拓展)中国在1978年年底以后的经济改革中取得了成功,而苏联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和戈尔巴乔夫的经济改革最终都没有成功,主要原因是( )

A.缺乏正确的改革理论和政策指导

B.把改革的重点放在工业方面

C.没有进行政治体制改革

D.把改革的重点放在农业方面

[解析] 在1978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中国制定了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政策。赫鲁晓夫的改革没有从苏联的实际出发,勃列日涅夫的改革过分追求稳定,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则面临重重问题。他们的改革都缺乏正确的理论和政策的指导。

[答案] A

最新2024经济改革信息由沪江高考资源网提供。

请输入错误的描述和修改建议,建议采纳后可获得50沪元。

错误的描述:

修改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