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核心考点:共产党的成立

所属专题:2016高考复习核心考点  来源:    要点: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新民主主义革命  
编辑点评: 本文是高考历史核心考点的整理,本文章是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专题复习,在文中为大家罗列了考试重点难点,易错点及有详细解析的习题练习。欢迎大家参阅~

9.(视角拓展)“介石先生慧鉴:恩来诸同志回延安称述先生盛德,钦佩无余。先生领导全国民族进行空前伟大的民族革命战争,凡我国人无不崇仰。此物此志,知先生必有同心也。敬祝健康!并致民族革命之礼!毛泽东谨启。民国二十七年九月二十九日。”根据材料判断,这封信写于 (     )

A.国民革命时期     B.西安事变时

C.抗日战争时期     D.重庆谈判后

[解析]    民国二十七年九月二十九日,即1938年9月29日,再结合题干中的“民族革命战争”等信息,可断定是在抗日战争时期,C项正确。国民革命是在1924年至1927年,A项错误;西安事变是1936年12月,重庆谈判是在1945年,因此,B、D两项错误。

[答案]    C

10.(视角拓展)下图是一位收藏爱好者收集到的一份传单。下列对此传单解读正确的是 (     )

A.它是国民政府为振奋抗战信心而散发的

B.它是中共为宣传民族统一战线而散发的

C.它可能是美国为宣告抗战胜利而散发的

D.它是日本政府为说明天皇已投降散发的

[解析]    根据传单中的“中国朋友们”,说明非国民政府和中共的传单;传单上印有中国和美国的国旗,说明也不是日本散发的,但说明最有可能是美国政府为宣告抗战已胜利而散发的。故答案是C项。

[答案]    C

11.(基础再现、视角拓展)《双十协定》规定:国共双方“必须共同努力,以和平、民主、团结、统一为基础”,“应迅速结束训政,实施宪政,并先采必要之步骤,由国民政府召开政治协商会议,邀集各党派代表及社会贤达,协商国是”。这实际上 (     )

A.否定了国民党专制统治     B.确立了和平建国方针

C.保障了人民的民主权利     D.实现了党派平等团结

[解析]    当时国民党掌握国家政权,实行一党独裁。材料中的“民主、团结”“结束训政,实施宪政”“召开政治协商会议”,实际上是对国民党一党独裁的否定,因此答案为A项。

[答案]    A

12.(视角拓展、高度提升)20世纪40年代,朱自清总结了人们的普遍心情:“胜利到来的当时,我们喘一口气,情不自禁地在心头描画着三五年后可能实现的一个小康时代,但是胜利的欢呼闪电似的过去了,接着是一阵阵闷雷响着。这个变化太快了,幻灭得太快了。”当时人们的普遍愿望是 (     )

A.“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B.“要和平,争民主”

C.“还我河山,守土抗战”

D.“打倒列强,除军阀”

[解析]    通过“20世纪40年代”时间信息来判断,“胜利”是指抗战的胜利,“闷雷”是指内战的爆发,因此,当时人们的普遍愿望是“要和平,争民主”。

[答案]    B

二、非选择题(第13题18分,第14题22分,共40分)

13.(基础再现、能力综合)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日本侵华暴行的图

旅顺大屠杀                              南京大屠杀

材料二   抗战初期,朱自清先生《这一天》中曾激情洋溢地写道:“东亚病夫居然奋起了,睡狮果然醒了。从前只是一块沃土,一大盘散沙的死中国,现在是有血有肉的活中国了”在波澜壮阔的全民族抗战中,全体中华儿女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各党派、各民族、各阶级、各阶层、各团体同仇敌忾,共赴国难。长城内外,大江南北,到处燃起抗日的烽火。

——《为民族伟大复兴续写新篇章》

材料三   1941年中国共产党发表《为抗战四周年纪念宣言》中说:“四年以来,全国军民奋起抗战,不顾牺牲,不怕困难,前赴后继,再接再厉,付出了很大的代价,度过了许多的难关,卒能使敌寇胆寒,环球心折,奠定了民族复兴的基础”

——王桧林《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若干问题研究》

(1)材料一中的两幅图片反映了日本侵华怎样的共同特征?分别说明导致图中历史现象出现的直接原因是什么。(6分)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中国抗日战争能够取胜的原因。(4分)

(3)结合材料三,说明抗日战争是怎样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而使“环球心折”的。它为中华民族的复兴奠定了怎样的基础?(8分)

[答案]    

(1)共同特征:侵华日军对中国人民实施惨无人道的大屠杀。(2分)

直接原因: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后,清军步步溃退,日军侵占旅顺;抗战爆发后,国民政府在淞沪会战中失败,日军攻占南京。(4分,言之有理即可)

(2)原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形成了全民抗战局面;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推动。(4分)

(3)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外来侵略斗争的完全胜利,对世界反法西斯作出了贡献。(4分)

基础:抗日战争的胜利,壮大了人民力量,为新民主主义的胜利和新中国的成立奠定了基础。(4分)

14.(基础再现、高度提升、能力综合)有世界“史库”之称的美国《时代》周刊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对中国的报道涉及政治的比较多。它独特的报道风格和对中国局势的关注,受到国人的瞩目。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36年2月24日《时代》周刊封面人物——远东四大元首:日本天皇、满洲溥仪、斯大林和蒋介石

材料二   1942年6月1日《时代》周刊封面人物——蒋介石

(1)“远东危机”指的是什么?它对国际社会产生了哪些主要影响?(6分)

(2)《时代》周刊认为这四大“元首”都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你同意这个观点吗?请说明你的理由。(6分)

(3)蒋介石及其领导的国民政府在抗战中有什么积极表现?(6分)

(4)综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时代》周刊将蒋介石列为封面人物的原因。(4分)

[答案]  

(1)“远东危机”指的是日本进一步侵略中国(或进一步侵略东亚地区或满蒙地区)。(2分)

影响:造成远东国际格局的变化,损害美英等国在华利益。(4分)

(2)不同意。理由:溥仪是日本扶植下的傀儡皇帝,苏联忙于欧洲事务和国内建设,无暇东顾,他们都不是解决危机的关键。中国是抵抗日本侵略的主要国家,蒋介石的态度和政策决定了危机的解决。日本是危机的制造方,当然也成为危机解决的关键。(6分)

(3)积极表现:联共抗日,促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领导正面战场的抗战(或组织了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入缅作战等大战役);争取国际援助,加入世界反法西斯同盟。(6分)

(4)原因:美国《时代》周刊看到了中日战争与国际局势的变化密切相关,看到了蒋介石及其国民政府对抵抗日本侵略的作用。(4分)

>>点击查看2016高考复习核心考点专题,阅读更多相关文章!

最新2024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新民主主义革命信息由沪江高考资源网提供。

请输入错误的描述和修改建议,建议采纳后可获得50沪元。

错误的描述:

修改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