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三大自然区 |
||
划分 |
范 围 |
特 点 |
东部季风区 |
东部季风区与青藏高寒区的分界线:约以3000m等高线为界; |
概况:面积约占全国陆地面积的45% ,人口约占全国总人口的95%; 地形:包括第二阶梯的黄土高原、四川盆地、云贵高原、横断山区,以及第三阶梯的沿海平原和丘陵地区;(海拔较低、平原广阔) 气候:风向与降水均随季节而有明显的变化和更替,雨季主要集中在5~9月,湿润程度较高年降水量均大于400毫米; 生物:种类繁多,植被以森林为主,部分为森林草原; 土壤:多为在森林植被下发育的土壤; 河流:为外流河,大都自西向东流入海,雨水为主要补给来源; 人类活动影响:广泛而深刻,该区是我国主要的农耕地区; |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与东部季风区之间的分界线: 大致以400mm等降水量线为界;
|
概况:面积占全国陆地面积的30% ,人口只占全国的4%; 地形:包括第二级阶梯的内蒙古高原、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等; (总体海拔较高,但差别显著:吐鲁番盆地的艾丁湖湖面低于海平面155米) 气候:受夏季风影响较小,海洋湿润气流被山岭阻隔,难以深入,气候干燥。降水量减少到100毫米以下,气温年较差、日较差大,多大风天气; 生物:种类比东部少,植被大部分为荒漠,一部分为草原; 土壤:主要是在荒漠植被和草原植被下发育的土壤; 河流:大部分属于内流区,河流短小,平地径流主要来源于暴风雨形成的暂时性水流;山地径流主要由雨水和冰雪融水补给。咸水湖较多。 人类活动的影响:在有水可供灌溉之处形成了绿洲;草原自古为牧场,若利 用不合理会造成荒漠化的扩展; |
青藏高寒区 |
青藏高寒区与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之间的分界线:以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为界; |
概况:面积约占全国陆地面积的25% ,人口仅占全国人口的1%; 地形:地势第一阶梯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 气候:海拔高,空气稀薄,气温低,动土广布;太阳辐射强烈,风力强大, 由区外输入的水汽不多; 生物:动物稀少,植被主要为荒漠、草原与高山草甸灌丛,高原南部边缘谷 地有很少森林; 土壤:发育程度很差,土层浅薄; 河流:西北部属于内流区,东南部是许多大江、大河的发源地; 人类活动影响:微弱,原始自然状态保存比较完整,土地利用以畜牧业为主; |
>>点击查看2017高考地理核心考点专题,阅读更多相关文章!
-
2017海南高考地理试卷
最新2017海南高考地理试卷来啦!本文为大家汇总最新2017年海南高考地理真题,帮助大家第一时间获得今年最新高考试题内容。还等什么,赶快收藏吧!
- 2017海南高考地理试卷答案
- 高考地理要点总结第四单元:荒漠化的防治——以西北地区为例(附下载)
- 高考地理要点总结第二单元:中国的国土整治与区域发展(附下载)
- 高考地理必备顺口溜:7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