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离低碳城市有多远

所属专题:疯狂星期三,课程半价抢!  来源:    要点:高考地理复习资料  
编辑点评: 自工业革命以来,由于人类活动,特别是开采、燃烧煤炭等化石能源,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气体含量急剧增加,导致以气候变暖为主要特征的全球气候变化。据气象专家介绍,大气中的水蒸气、臭氧、二氧化碳等气体可透过太阳短波辐射,使地球表面升温,同时阻挡地球表面向宇宙空间发射长波辐射,从而使大气增温。

近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在京发布了《城市蓝皮书:中国城市发展报告(NO.2)》。蓝皮书认为,低碳城市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而在经历了各地纷纷打出“园林城市”、“森林城市”和“生态城市”的旗帜后,一夜之间,现在很多城市逐渐将发展目标更多地放在了“低碳城市”上。而对这种现象,我们也应该慎重面对。

有数据显示,从1978年到2005年,我国城市总数从193个增加到661个。到 2006年年末,中国城镇化水平约为43.6%,正处于城镇化加速进行的过程中,预计到2050年会提高到75%左右。而推动城市化进程要求大规模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住房,需要大量的水泥和钢铁,这些都是高耗能产业。
 
在快速城市化的过程中,我们消耗了大量的能源。以2006年为例,中国GDP占世界总量的5.5%左右,但钢材消耗大约占世界的30%,水泥消耗大约占世界的54%,煤炭消耗占世界的34%,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国家能为中国生产这么多钢材、水泥和煤炭。
 
正是在这种社会大背景下,国家提出了节能减排措施,并提出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目标,这是中国城市未来发展的必由之路。同样因为中国的快速城市化,2008年年初,中国国家发改委和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共同选定上海和保定作为低碳城市发展项目试点,将在建筑节能、可再生能源和节能产品制造与应用等领域,寻求低碳发展的解决方案,并总结可行模式,陆续向全国推广。
 
在此前的一些分析中,有专家提出应该从低碳机动化城市交通模式、绿色建筑、低冲击开发模式与规划建设生态城市等四个角度去阐述低碳城市,但目前我们在这些方面均还存在着不小的差距。
 
面对当今的开发模式,我们可以发现这样的事实。3月5日,国务院公布第二批国家资源枯竭城市,32个城市赫然在目,加上去年公布的首批资源枯竭城市,我国资源枯竭城市数量已达44个。而据《南方周末》6月5日报道,中国现有400多座资源型城市遭受重创,正面临突围的困境。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中国快速城市化的历史。在这场史无前例的大规模城市化进程中,传统的粗放型发展模式,在创造我国一个个经济发展奇迹的同时,却也无法避免产生“三高”(高消耗、高能耗、高污染)的危害,造成了我国资源存量的急剧减少和环境承载能力的迅速下降,一大批早先资源丰富的城市,到今天不约而同地走向了资源枯竭的命运。
 
在城市交通模式方面,我们的很多城市走的是优先发展汽车交通,而后才考虑自行车和步行交通的路径。虽然在当今的很多新城设计和建设中,我们开始意识到这个问题,并重点考虑了绿色交通,但对于中国那么多已经建设的城市,要想在这个基础上实现绿色交通,需要更多的研究并投入更多的资金。
 
在生态城市建设方面,我们很多城市还处于起步阶段,还需要人们不断改变以往城市盲目追求大草坪和硬质大铺装的景观心态,要从生态学的角度去建设。同时,我们还应该给予这些富有生命的植物足够的生存空间和时间,而不应为了短时间内出效果,就大量地进行大树移植。
 
5月22日,保定成立中国首近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在京发布了《城市蓝皮书:中国城市发展报告(NO.2)》。蓝皮书认为,低碳城市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而在经历了各地纷纷打出“园林城市”、“森林城市”和“生态城市”的旗帜后,一夜之间,现在很多城市逐渐将发展目标更多地放在了“低碳城市”上。而对这种现象,我们也应该慎重面对。
 
有数据显示,从1978年到2005年,我国城市总数从193个增加到661个。到 2006年年末,中国城镇化水平约为43.6%,正处于城镇化加速进行的过程中,预计到2050年会提高到75%左右。而推动城市化进程要求大规模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住房,需要大量的水泥和钢铁,这些都是高耗能产业。
 
在快速城市化的过程中,我们消耗了大量的能源。以2006年为例,中国GDP占世界总量的5.5%左右,但钢材消耗大约占世界的30%,水泥消耗大约占世界的54%,煤炭消耗占世界的34%,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国家能为中国生产这么多钢材、水泥和煤炭。
 
正是在这种社会大背景下,国家提出了节能减排措施,并提出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目标,这是中国城市未来发展的必由之路。同样因为中国的快速城市化,2008年年初,中国国家发改委和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共同选定上海和保定作为低碳城市发展项目试点,将在建筑节能、可再生能源和节能产品制造与应用等领域,寻求低碳发展的解决方案,并总结可行模式,陆续向全国推广。

在此前的一些分析中,有专家提出应该从低碳机动化城市交通模式、绿色建筑、低冲击开发模式与规划建设生态城市等四个角度去阐述低碳城市,但目前我们在这些方面均还存在着不小的差距。

>>点击查看疯狂星期三,课程半价抢!专题,阅读更多相关文章!

最新2024高考地理复习资料信息由沪江高考资源网提供。

请输入错误的描述和修改建议,建议采纳后可获得50沪元。

错误的描述:

修改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