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懂孤独,我只是全力以赴》试读7

所属专题:《我不懂孤独,我只是全力以赴》试读  来源:沪江高考资源网    要点:《我不懂孤独,我只是全力以赴》试读  
编辑点评: 他是严堃,一个无畏孤独、努力到心无旁骛的前进者。享受竞争,就像享受一次次超速的逆风飞翔。周围的一切:紧张、焦虑、纠结和忐忑,都将成为托你起飞的力量。过后你会发现,原来拼尽全力,才是你最好的模样。北大学神严堃真诚分享,陪你在最绝望的时刻,发现最强大的自己。

《我不懂孤独,我只是全力以赴》

试读7

解密北大招生组:如何进北大
说起高校招生组,可能很多人会感觉陌生,特别是很多中学生朋友还没有接触到它。我在中学时代也不知道招生组为何物。现在我深入其中成为它的一员,我深深地感受到,要进入自己梦想中的大学,了解招生是很重要的一环。从中你会知道,大学想要招什么样的学生,大学怎么招学生,怎么把自己塑造成目标大学愿意招的样子,怎样才能成为招生组眼中最有“眼缘”、最适合的人。
我能进北大,也源于和北大招生组的缘分。缘分的开始,是一通电话。
高三刚开学的一天中午,正常得不能再正常的一天,中午回家,我爸爸的手机意外地接到一个北京的电话,对方说自己是北京大学福建招生组组长。我爸一开始还不太敢信,怕是骗人的,询问一番之后,才让我接过电话。
时隔四年,我现在还清楚地记得,在中午明亮的阳光里,电话里一个亲切的声音对我说:“你好,我是北京大学福建招生组组长郑清文。我看了你的自荐信,你的学生工作经历和竞赛学习成绩打动了我,我相信你也是可以考上清华的,但是我更相信北大会更适合你,适合你发展数学方面的兴趣,适合你自由全面地成长,我们会给你参加保送生考试的机会,来北大吧!”
郑老师的电话,真的是我这个高中生完全没想到的,这一通电话打动了我,也完全改变了我。我心里突然激动了一下,暖洋洋地,“谢谢老师,我一直梦想考上北京大学,我会努力通过保送生考试的,请老师相信我”。当时的我,在紧张中给了一句现在听起来有些好笑的“标准”回答。
这个电话,让我第一次近距离地接触到“北京大学”,仅仅是一个北大人给我的一通电话,就让我觉得自己一只脚已经踏进了北京大学。那种感动、那种激励的效果,让我直接排除了清华的保送生考试,之后的一两个月,我全心全意准备北大的保送生考试。
那次接触到招生组对我来说很重要,我对当时的感觉印象非常深刻。来到北大之后,每次见到郑老师,他都很关心我的学习和生活,问我有没有什么需要帮忙。郑老师经常强调,自己招进来的学生就跟自己的孩子一样。即使已经见过很多次,并且当年的那个高三学生,现在已经在北大接受了四年洗礼,即将毕业,但每次见面,我都会跟郑老师说,非常感谢他当年的那通电话,给了我梦想,改变了我很多。郑老师总是笑着回答:“怎么样,没错吧,被我招进来,不后悔吧!”
我与招生组缘分很深,保送那年还没进北大,就去北大泉州招生组现场帮忙。之后,北大的几次保送生考试、自主招生考试、夏令营等,我都会去帮忙接待福建过来的学弟、学妹,在跟他们的交流中我可以找到以前那种奇妙的感觉,感觉到自己被需要。也因为之前有过跟他们一样的经历,我知道有个引路人对进入北大是多么重要,这也是我后来加入北大招生组的原因。
郑老师是我们福建省招生的总带头人,我们都叫他郑总。招生组邀请我加入,是我在台湾做交换生的时候。以前我仰望着把我招进北大的招生组的老师、学长们,他们是我的榜样,现在,我有机会成为榜样的样子,为老家泉州很多像我一样的学弟、学妹送上咨询、帮助,我好激动,直接就答应了,赶紧打电话跟爸妈“炫耀”了一下。
我人还在台湾,心已经飞到了招生现场。我连夜做了一个“北大招生版”的2048网页小游戏,放在微博上,想让大家在玩游戏的过程中了解北大、认识北大。我想除了在精神上引导学生,在认识上帮助学生也是招生组的一大工作,游戏被北京大学的BBS微博转发了,我心里又小激动了一次。
在台湾,期末考试最后一科一结束,我便拿起前一天收拾好的行李,匆匆忙忙地赶回泉州,开始招生这一项神圣工作。高考出分之前两天,招生组在泉州酒店碰头。为了让大家更好地了解北大的方方面面,招生组很用心地请来北大各院系各方面非常突出的学生,从理科、工科、社科到文科,从学霸到科研、学工达人,招生组简直是“全明星”阵容。
我们每半天去一个中学,一共去了四个当地的中学,跟刚高考完的学弟、学妹们交流。为了这次交流,我们准备了许久,大家讨论了在我们自己读中学的时候,特别希望得到关于北大的什么信息,有什么是特别不了解的,甚至认识错误的,有针对性地准备了一些内容,希望能讲一些学弟、学妹们现在急需的东西。我就跟大家分享了转系的经验,介绍了学校的双学位制度,以及北京大学有着全国最强的理科。
在我们家乡,很少人愿意读理科,觉得学的东西没用,找不到工作。其实,越是在大城市,学生越愿意读理科。北京大学文科强、理科弱的错误观点也是深入人心,在招生过程中,让大家认识理科,认识北大的理科尤为重要,但难度也不小。
招生时,我遇到过一个学弟,他对北大理科有些误解,有很强的意向要报考其他学校的理科,甚至躲着我,不愿听我跟他解释。我觉得很可惜,甚至有些自责,如果我早一点儿到招生现场,早一点儿见到他,或许他会愿意听我讲一下我在北大三年的感受。
其实,这就是招生工作的一个缩影。在一周的时间里,招生组成员争分夺秒,争着抢着和更多的学生、家长见面,因为那时候学生、家长都很困惑,我们希望能够尽量帮他们了解大学。他们有时晚上也打来电话或者找我们面谈,我经常晚上11点还在跟学生和家长聊大学的生活,聊这个专业那个专业到底怎么样。一天工作结束后,我们还得开个小会,总结一下,安排第二天的工作。
招生工作就是这样,有时候,媒体也会开玩笑地说我们是在“抢人”。我想,所谓“抢人”,是“抢着让更多人了解北大”的简称,“抢人”并不是骗人,招生组的老师、同学没有薪酬,靠的是一股热情,因为自己曾经走过那段岁月,所以想给面临重要选择的学弟、学妹们一些帮助。
这一点,在泉州晚报社组织的全国高校泉州市招生见面会上,我感觉特别强烈。那天,整栋楼上到处都是各校招生组,每个学校一个展位。因为大家各有任务,那天北大只有我去,我们的展位不幸被隔壁的高校“强占”了。来咨询的家长密密麻麻,跟传说中招聘季的人才市场一样。
我举着牌子坐在桌上,扯着喉咙宣传北大,真的是全凭对北大的热爱和对招生工作的责任感。后来说不动了,我招呼了几个来咨询的有可能考上北大的同学,去我们招生组入住的地方交流。一个学妹,说她还好在人群里看到这个没有展位,只有一个人和一个牌子的北大招生组,我的介绍改变了她对北大的一些错误认识,也可能改变她的志愿选择,我那时嗓子已经快说不出话了,不过觉得好欣慰。这就是加入招生组的人,想要得到的吧——用自己的经验,让迷茫的学生们充分了解大学和专业,正确填报志愿。
填报志愿很重要,但从我的经历来看,更重要的是在学生心里播下梦想的种子,就像当年郑老师那通电话的作用一样。现在,招生工作更多是在平时的节假日进行,招生组成员回到各自家乡,去当地中学宣讲,让他们了解北大,感觉北大,在他们心里种下梦想的种子。
招生时,我们经常询问学生感兴趣的专业,因为招生组非常重要的一个工作就是认识学生、了解学生,回答学生对专业的咨询,推荐与他们性格、兴趣匹配的专业,鼓励他们追求梦想。
当我和中学生深入交流、成为朋友的时候,我常常会发现,他们真的跟当年的我一样,对专业没有认识,只想过读什么学校,没想过读什么专业。爸妈说读管理类、经济类专业,身边的亲戚朋友也说读管理类、经济类专业,他们便想随大流。有的学弟、学妹说,自己分数很高,不报考管理类、经济类专业,又担心别人会说他们不会选专业,感到压力很大。
这时,我会倾听他们的想法,了解他们的特长和梦想,向他们介绍北大的各个专业都有什么特点,比较适合什么样的学生。虽然很多学生并不会改变想法,但是我用几天的时间让他们在那么重要的时刻,充分认识自己将要选择的专业,会对他们有很大帮助。这种感觉,就像现在的我在帮助以前的自己一样,我觉得特别有意义。
北大每年都会为招生拍摄一部宣传片,2014年的宣传片叫作《星空日记》,讲述了一个从小梦想着摘星星的男生,一心想学天文学,因为家人的压力报考了北京大学经济学院。他在学校里坚持旁听天文学的课程,四年之后,终于摆脱世俗偏见,放弃高薪工作,选择保送天文系研究生。很巧,招生时,我真的就遇到了真人版的《星空日记》。
他是福建省的理科状元张昊文,是招生过程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学生。前期宣讲会的时候,我们便认识了,那时大家还不知道他会是省状元,大概他自己也没想到。不过大家能明显地感觉到,这是一个有梦想的孩子。宣讲会上,大家都在问有关专业、分数的问题,他来问我:“学长,我想搞科研,想读天文,你能告诉我暑假要看些什么书对我最有帮助吗?”那时我就被感动到了。
那天中午,分数出来后,省状元的喜讯让全省媒体的镜头都对准了他。当天晚上,我们早早约好了见面聊天,赶了几场媒体见面会之后,“新晋省状元”并没有爽约。我和招生组的信科同学,连找个安静聊天的地方都找不到,总是有人来打扰,不过昊文却很淡定,这是我特别欣赏的一点。他继续向我们了解北京大学的物理学院和天文系,向我们借了好几本数学、编程、物理方面的书。
晚上回家之后,昊文给我发微信,说当省状元是有压力的,很多人都觉得他这么高的分数,专业可以任选,读天文系“太傻”了,应该读管理类、经济类专业。但是他又看了一遍《星空日记》,里面的故事给了他一种坚持下去的力量,他热爱天文,也热爱科研,他觉得应该坚持自己的梦想,不能因为考得太高了,就去读其他专业。后来,昊文说他想去北大找几位他很崇拜的物理学院和天文系的教授聊聊天,让自己多一些了解,然后再做决定。他能坚持梦想,令我们很动容,我们也非常支持他。教授们了解情况后也表示很乐意跟他交流,最后昊文如愿以偿,成了他们的学生,学习自己热爱的天文和物理。
像昊文这样坚持梦想的中学生实在是太少了。他没有因为自己分数考得太高,或者别人的声音而改变志向。我们陪伴他经历了从出分到填报志愿的整个过程,以学长、过来人的身份,鼓励他坚持梦想。有时候招生组的工作会被误会,但我觉得这份努力很有价值。
在招生组时,我发现有些学生是大学喜欢招收的,更容易被大学招收。那么,如何让自己成为大学愿意招收的学生呢?很多同学会说高考考好了,自然就被招走了,以前或许是这样,但现在情况已经变了。
我并没有参加过自主招生考试,但是我参加的保送生笔试、面试,和自主招生的笔试、面试是一样的,我也常年辅导学弟、学妹的自主招生考试,指导他们获得自主招生加分。所以,我对自主招生,尤其是北京大学的自主招生格外熟悉。
当年郑老师作为招生组组长主动给我打电话,就是因为我的成绩和学生工作经验吸引了他。上高中时,我获得了全国数学联赛福建省一等奖,物理竞赛也拿了一个小奖,成绩一直在年级前三名。所以说,在全面发展的同时,个别学科比较突出的学生很能吸引招生组,因为他们学习能力强,各个学科都没有缺漏,还有可以重点发展的方向、潜力。我是学校的学生会主席,和大家一起做了一些事情。比如,用投票的方式选拔学生会干部;鼓励、帮助同学们创建社团,让社团数量从零发展到几十个。
自主招生和高考是有区别的,高考更看分,自主招生更看人。大学,特别是像北大这样的综合性大学,希望招到全面发展的学生,特别的经历、丰富的学生会工作,都能吸引招生组。
高考结束之后,我和几个班上的好朋友,在同学家办了一个针对高二学生的期末冲刺班,效果很好。我们用第一期收到的学费,租了一个幼儿园,办了一个“辅导机构”,开了好几个班,想把学习经验传授给更多的学弟、学妹。我也想用自己通过一个暑假的努力,从排名中下到排名全校第一的经历,告诉大家,要更好地利用暑假。
大一开学前,同学的哥哥生病,需要募集医疗费和B型血。我们几十个高中的好兄弟,走到一起,大家主动献血,顶着烈日一家家地募捐,在各个商店、餐厅门前放置募捐箱,还用两天时间举办了全县第一次露天募捐晚会,联系了全省各大平面媒体和网络、电视媒体。一周多时间,我们募集了十几万元,仅晚会一项就募集了三万多元。
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做更多的事,做有意义、有趣的事,这些都会为你的自主招生加分。那么,这些事是怎么加分,怎么让招生组知道的呢?我来给大家介绍一下。
自主招生有两个环节:材料审核、测试。
材料审核环节很有特点,学生要在高校的网站上报名,填报申请表,准备自荐信或推荐信、获奖证书复印件等。前面说过,个人爱好、有趣的经历、有意义的事都可以写到自荐信里。我当时觉得自己成绩太普通,就写了自己的兴趣、参与组织的活动、对北大的理解、对未来的向往。
写自荐信非常好,自荐信不只是给老师看,也是给自己看。即使最后没有通过审核,写自荐信的过程也能让你更好地认识自己、规划未来。每年,各大高校都会给部分高中一些校荐资格,这些高中会按照学生的年级排名、竞赛获奖情况、活动参与情况确定推荐人选。如果获得学校推荐,审核通过的概率会大得多。
怎么把自荐信写得更好呢?我觉得诚意很重要,要让老师看到你的诚意。海投的自荐信和为某校“量身订制”的自荐信,老师的感受是不一样的。写自荐信时,不要光说自己多优秀,也要说说为什么选择这个学校、这个专业,为什么自己适合这个学校、这个专业,让老师感到你是有备而来。
有一件事我印象很深刻。我的同班同学申请清华大学的保送生,落款处的时间写的是“离清华大学校庆还有××天的×月×日”,当时我就觉得很有诚意。
审核通过就有资格参加自主招生测试,这是自主招生的重点,一般分为笔试和面试。在测试环节,各高校考查的重点很不同。综合性大学,像北京大学,笔试比较综合,面试比较发散;理工科大学,笔试会偏向数理化,面试比较专业。
无论哪类大学,自主招生的笔试内容一般都会比高考更难,也更灵活,经常还会超纲,类似于各个学科的学科竞赛。在考试之前要进行相关准备,把课内没学的知识学一下,做做以前的卷子,适应考试的难度。
保送生考试的笔试、面试都和自主招生相似。笔试虽然难度大,但是不会像高考那样要求那么高的正确率,一般能答对百分之七十就已经很不错了。
我参加保送生考试的时候,没有任何经验,以为保送生考试也要像平时一样,正确率达到百分之八九十。在考前一两个月,我就向各个学科竞赛的“大神”学习。考试那天,早上考完后,我和同桌聊天,才知道正确率达到百分之六七十就能被录取了,这个消息对我太重要了。那天中午我睡得特别安心,下午考得也很轻松。自主招生考试也是如此,只要认真准备,都可以考出好成绩。
很多人觉得自主招生考试很难,考的分数很低,最重要的原因还是不熟悉。自主招生考试不同于高考,高考非常透明,老师们也非常有经验,比如,福建省的学生考北大大概要多少分,每个科目要多少分,经常考什么题型,大家基本都知道。自主招生考试侧重于考查学生的能力,不鼓励学生用应试的办法去准备。对学校而言,在大家都不了解考试内容的情况下考核,最能考查学生的能力;对学生而言,要充分了解自主招生,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
要知己知彼,最重要的步骤就是根据你要报的学校,找到以该校前自主招生的卷子,做卷子,分析考试的难度,总结你不懂的知识点,然后去攻克。当时我做北大以前保送生考试的卷子,就有几个发现:物理方面,力学经常和基础的不定积分联系在一起,而高中几乎没有学不定积分,我就自学了不定积分;语文作文,老师希望学生能写出自己的思想,而不是像高考作文一样只是辞藻华丽,题目也经常出得很有深意,所以那阵子我就改变了平时侧重结构、语言的标准高考作文风格;数学里,三角公式运用和基础的数论分析经常考。
有些信息,比如前面说到的正确率达到百分之六七十就能被录取,就不是做题能得到的。这时候,如果能和一个有经验的学长聊聊,应该是再好不过的。你能在很短的时间里得到很多关于自主招生的信息,还可以让学长给你来一场模拟面试,提提意见,这样,真正面试时你的表现就会好很多。
因为高考没有面试,许多中学生对面试这种考核方式都比较陌生。很多同学害怕面试,甚至因此不敢提交自主招生的申请材料。我当时也有这种顾虑,因为真的不知道北大的老师会问什么,心想,老师们的要求会不会很严格?会不会觉得我太差了?自己会不会知道答案却答不好?
其实,进入大学以后,小到进社团拿奖学金,大到保研找工作,都要面试,这是不能逃避的,早点儿参加面试,或许对你更有帮助。
各校自主招生的面试差别很大。我堂弟严炜参加中国科技大学的面试时,教授出了几道跟学生报考志愿和学习背景有关的题目,学生要当场解题,把解题的思路、过程讲给教授听。北京大学的面试是群面,五个学生一组,三个老师给五个学生面试。面试时,学生按顺序自我介绍,相互认识之后,每个学生抽一道跟社会实事相关的题目(我当时抽到的题目是谈谈对高考改革的看法),阐述自己的见解,之后进行小组讨论,对其他人的题目和阐述发表意见,最后老师可能会针对某些点提问题。
面试之前,我了解了北京大学面试的风格,同时做了其他准备,比如:关注当前时事、温习之前的热点,让自己面试时能言之有物;看了很多电视访谈、时事评论节目,学习表达自己的观点。为了让自己能在教授面前更好地表达,我特意去找校长、主任、老师,和他们聊天。
最后的面试其实很顺利。在门口等着的时候,我还很紧张,手攥得紧紧的,一遍一遍记着刚刚问的同组同学的姓名,生怕小组讨论时叫错名字。但是一进教室,看到亲切、和蔼的老师,就觉得在他们面前不会紧张,加上我前期准备充分,面试非常顺利。
通过笔试、面试考核,高校会综合考虑两项成绩,给表现好的同学不同程度的高考加分。有的分数是在录取的时候加,有的分数是在选专业的时候加。
对中学生而言,自主招生考试是高考之外的第二次机会,充分了解,做好准备,抓住机会,就更有希望考进理想的大学。

>>点击查看《我不懂孤独,我只是全力以赴》试读专题,阅读更多相关文章!

最新2024《我不懂孤独,我只是全力以赴》试读信息由沪江高考资源网提供。

请输入错误的描述和修改建议,建议采纳后可获得50沪元。

错误的描述:

修改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