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招生必备(文学常识)

所属专题:2014年高考考后特别策划  来源:    要点:自主招生复习资料  
编辑点评: 自主招生考试,知识的涉及面比高考要求的要广,在很多题目中,学生很难把握。特别是古诗文板块中,学生如果对文学中“文学流派”内容没有涉及的话,估计很难把这样的问题答出来。这里把中国古代文学中“文学流派”归纳一下。

自主招生考试,知识的涉及面比高考要求的要广,在很多题目中,学生很难把握,甚至对一些题目无从下手,例如说这样的一道题目:

下面哪两位诗人与“江西词派”无关?( )

A。杜甫B。陶渊明C。姜夔D。黄庭坚E。陈师道

学生如果对文学中“文学流派”内容没有涉及的话,估计很难把这样的问题答出来。对文学流派的学习,一方面是对文学素养的积累,另一方面直接或者间接用来考试,高考、自主招生都会涉及,起到充实的目的。这里把中国古代文学中“文学流派”归纳一下。

文学流派

建安风骨

指汉魏之际曹氏父子、建安七子等人诗文的慷慨悲凉的诗文风格。汉献帝最后的年号为“建安”(公元196年~220年),所以这一时期的诗文风格就被成为“建安风骨”。这一时代的作家,以“三曹”(曹操、曹丕、曹植)、“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为代表,逐步摆脱了儒家思想的束缚,注重作品本身的抒情性,加上当时处于战乱动荡的年代,思想感情常常表现得更为慷慨激昂,他们创作了一大批文学巨著,形成了文学作品内容充实、感情丰富的特点,普遍采用五言形式,以风骨遒劲而著称,并具有慷慨悲凉的阳刚之气,即人们常说的“建安风骨”。建安时期的文学作品,尤以诗歌最为突出,建安诗歌是从汉乐府和“古诗”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曹氏父子”是建安文坛的领军人物,曹操的诗文,深沉慷慨、气势雄浑;曹丕诗文婉约;曹植的文学成就最高,他文才富艳,辞藻华丽,善用比喻,因而具有“骨气奇高、词采华茂”的艺术风格。他的《洛神赋》是千古名篇,以精炼的语言及淳厚的感情,描绘出洛神绝世之美及纯洁无瑕的形象。“七子”中成就最高的是王粲,其代表作《七哀诗》是汉末战乱动荡的真实写照。

建安文学的辉煌成就,对后来文学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南北朝刘勰和钟嵘反复推崇建安时期的文风;唐陈子昂盛赞“汉魏风骨”,李白有“蓬莱文章建安骨”的诗句。

正始文学

魏 末正始(魏齐王曹芳年号)年间,司马家庭专权,政治环境恶劣,许多文人名士既不愿与司马氏集团合作,但又惧于黑暗势力,怕遭杀身之祸,加上老庄思想的影响 与玄学思想的兴起,当时的文学失去了建安时期文学慷慨悲凉和积极进取的精神,表现出在司马氏黑暗势力统治下的精神苦闷与抗争,这一时期诗文抑郁曲隐,崇尚 自然,反对名教(司马氏以"名教"作号召,标榜以孝治天下)。这一时期的文学被称为“正始文学”。正始文学的代表作家是阮籍、嵇康为代表的“竹林七贤”。

左思风力

左思风力是对西晋太康时期诗人左思诗歌风格的形象概括。左思(252?-306),字太冲,淄博(今山东淄博市人)。左思博学多才,创作《三都赋》,十年乃成,朝野竞相传抄,一时洛阳为纸贵。左思志高才雄,胸怀豪迈,是西晋最杰出的诗人,其诗情调高亢,辞采壮丽,笔力矫健,气势昂扬,形成独有的豪壮风格。他的代表作《咏史》八首虽云咏史,实则借咏史来抒发他对现实的不满及感慨,借咏史而咏怀,表达自己建功立业的宏伟抱负,猛烈抨击不合理的门阀制度,表现了对门阀制度的极度蔑视和反抗,因而在内容和风格上都是是对“建安风骨”的继承与发扬,抒写怀抱,抨击现实,多不平之音,和当时的华丽诗风迥然不同。他诗歌创作的这种精神,钟嵘《诗品》称之为“左思风力”。

太康体

太康体是指西晋文康时期的时风。太康(280-289) 年晋武帝司马炎的年号。太康时期,政治较稳定,文风鼎盛,产生了一批有才气的作家,著名的有潘岳、陆机、陆云、张载、张协等。这个时期的作品,都不太重视 诗的内容,无论诗歌辞赋,都用心雕琢,注意修炼辞藻,追求华美的辞藻和公整的对偶,失去了汉魏诗歌的浑厚风格。武帝司马炎死后,贾后之乱和八王之乱先接 续,太康体只维持了很短一段时间,就在战乱中消失了。

玄言诗

玄言诗一种以阐释老庄和佛教哲理为主要内容的诗歌。约起于西晋之末而盛行于东晋。魏晋以后,社会动荡不安,士大夫托意玄虚以求全身远祸,逃避现实。加之佛教的盛行,使玄学与佛教逐步结合,许多文人“寄言上德,托意玄珠”,用诗歌的形式来表达自己对玄理的领悟。玄言诗以玄学思想方法体悟玄理,大多“理过其辞,淡乎寡味”,缺乏真挚感情,诗味不浓,文学价值不高,所以作品绝大多数失传。但其中通过景物来表现哲理的作品,为山水诗的出现起到了催化的作用。

南朝宫体诗

宫体诗,是指南朝梁和陈代所流行的一种诗歌流派。主要的作家是萧梁皇族及其文学侍从,内容多是宫廷生活及男女私情,形式上则追求辞藻靡丽,声律严整,时称“宫体”,后来因称艳情诗为宫体诗。“宫体”之名,始见于《梁书·简文帝纪》对萧纲的评语:“然伤于轻艳,当时号曰宫体”。

宫体诗中有不少以写妇女生活及体态为内容,如《子夜四时歌》:“开窗取月光,灭烛解罗裳。含笑帷幌里,举体兰蕙香。”都充满了绵绵的暧昧之情,因此受到不少批评。其实宫体诗内容并非限于妇女生活,也有一些抒情咏物之作,即使写妇女生活的作品,格调低下的也只占少数。总的来说,宫体诗的情调流于轻艳,诗风比较柔靡缓弱。但是宫体诗在形式上更趋于格律化,对于后来的律诗的形成,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山水田园诗派

山水田园诗派是唐代一个重要的诗歌流派。盛唐时期社会安定,社会上佛道思想流行,道家崇尚自然及返朴归真的追求和佛家禅宗的净心明性的境界,为诗歌提供了文化及审美心理的基垫。他们继承陶渊明、谢灵运山水诗的创作传统,通过描绘幽静的景色,借以反映其宁静的心境和隐逸的思想,因此被称为“山水田园诗派”。他们的诗歌以描绘自然山水和田园风光为主,风格清新自然,意境淡远闲适,写景状物工致传神,提高了诗歌表现自然景物的艺术技巧,是唐诗艺苑中的一枝奇葩。代表人物有王维、孟浩然、韦应物、柳宗元,合成“王孟韦柳”。其他田园诗人还有刘长卿、裴迪、储光羲、常建等。

边塞诗派

边塞诗派是盛唐的诗歌流派之一。唐时,各民族不断进行融合,但也时常发生一些民族冲突,边塞战争频繁。这些历史现象对当时的生活影响较大,因此也成为许多诗 人的歌咏题材。这些诗作多写军旅征战生活、边塞风光景物、边上的风土民情,以及征人思妇的深切思念。内容大同, 诗风相近,所以被成为边塞诗派。

边塞诗人的作品气势奔放,慷慨激昂,给人一种奋发向上的力量。边塞诗形式上多为七言歌行或五、七言绝句,诗风悲壮,格调雄浑,最足以表现盛唐气象。王昌龄的《出塞》、《从军行》,李颀的《古从军行》,是唐边塞诗中的杰作。王之涣和崔颢等人也写过一些边塞诗,但以高适、岑参最为知名,所以也叫高岑诗派。

唐宋古文运动

唐宋古文运动是指唐代中叶及北宋时期以提倡古文、反对骈文为特点的文体改革运动。因同时涉及文 学的思想内容,所以兼有思想运动和社会运动的性质。它在形式方面是“反六朝,复古体”,在文体上要求恢复先秦两汉古代散文的传统。

自南北朝以来,文坛盛行骈文,流于对偶、声律、典故、辞藻等形式,形式多空洞无物,华而不实。为了改革文风,唐宋时代发起了倡导古文的“古文运动”。

“古文”这一概念由韩愈最先提出。 他把六朝以来讲求声律及辞藻、 排偶的骈文视为俗下文字,认为自己的散文继承了先秦两汉文章的传统,所以称“古文”。韩愈提倡古文,目的在于恢复古代的儒学道统,将改革文风与复兴儒学变为相辅相成的运动。在提倡古文时,进一步强调要以文明道。除唐代的韩愈、 柳宗元外,宋代的欧阳修、王安石、曾巩、苏洵、苏轼、苏辙等人也是其中的代表性人物。

晚唐五代,骈文又弥漫文坛。北宋时期,以欧阳修的带领下,又掀起一场古文运动。欧阳修凭借其政治地位,大力倡导古文,他高举崇儒尊韩的旗帜,同时把儒学和现实联系起来,强调“明道”与“致用”相结合,写出了大量明畅婉转的散文。稍后,王安石、曾巩、三苏等将宋代古文运动推向高潮。

>>点击查看2014年高考考后特别策划专题,阅读更多相关文章!

    你可能还感兴趣的相关文章

  • 2015自主招生备考复习资料全汇总

    有人说高考是一个人在学生时代最重要的一场考试,正可谓是一考定终身。但是现在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了自主招生考,希望能给广大考生们一个额外的机会来展现自身的才华。今天小编就为大家整理了一些自主招生考的资料和大家分享。

最新2024自主招生复习资料信息由沪江高考资源网提供。

请输入错误的描述和修改建议,建议采纳后可获得50沪元。

错误的描述:

修改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