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不上港校 选择和放弃都有理由

所属专题:2015港澳内地招生开始  来源:    要点:港校内地招生  
编辑点评: 2014年港校内地招生已经开始,今年的招生学校增至17所,而部分高校学费、生活费略涨,考生们表示,上不上港校,选择和放弃都有理由。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分析。

近期,香港高校纷纷在内地举办招生说明会。据了解,2014年,港校内地招生有两大变化:招生学校增至17所,新增的高校包括明爱专上学院、明德学院、东华学院和恒生管理学院等,与此同时,部分高校学费、生活费略涨。而在港校内地招生走过10多年历程之后,内地家长、学生对是否选择港校也更趋于理性务实。

两位学生样本上不上港校,各有各的理由

“你傻呀,儿子被港校录了也没去。”前几天,张晓(化名)遇见老同事,闲聊起上大学的儿子,同事说起这番话让张晓在那一瞬间有点自我怀疑,“当初的选择对吗?”

2013年,张晓的儿子拿到了港大和港科大的录取,“一家给了奖学金,另一家没有,我们一度矛盾的是到底选港大还是港科大”。之后,被北大录取的消息确认,张晓和儿子、丈夫几番商量之后却一致决定,上北大!

张晓和丈夫都是北京某著名高校的老师,两人都有在国外高校学习或研究的经历,“丈夫一直倾向于让儿子读国内名校。儿子高中时裸考过托福,成绩很好,他也曾想出国留学。但孩子爸爸认为,儿子连自己国家的文化还没学透,不用急着想融入他国文化。

虽然丈夫坚持,张晓也坦言,自己当初做这个决定并不容易,“毕竟港校的优势摆在那。”这一年,因为生源优秀,香港大学在内地的招生规模超过原定250-300人,破格录取303人,其中有16位全国高考“省市状元”。

但张晓最终还是说服了自己,“儿子希望将来在国内有所发展,他在北大上学所能获得的视野、人脉关系,乃至未来的价值实现都会不一样”。

与张晓儿子同一年高考的贵州女孩李梦圆则选择了去香港科技大学自费就读,“高中就有上港校的打算,当时觉得报北大、清华有一点点风险,志愿就按照父母意思填了上海交大的牙医专业,他们觉得这个行当稳定、风险不大,但报完我就后悔了,我不喜欢牙医。”

李梦圆报了香港中文大学,申请了港大、港科大,最终,选择了港科大。虽然没有奖学金,但觉得港科大更适合自己,家庭条件也足以负担学费。在港科大,李梦圆不用着急定专业,在工学院就读第一年,她可以广泛地涉猎相关专业的课程,发现自己的兴趣所在,“我可能倾向于选计算机科学或土木工程。”

港校报考趋稳家长对港校越来越了解

“香港科技大学在内地招生已经十多年,学生从早期对香港院校不甚了解,到后来渐成风气,至现在选择大学时趋向理性务实,是自然的趋势,亦是健康的发展。”香港科技大学本科招生及入学事务处的工作人员在给回复道。

“我并不觉得港校降温。”香港城市大学协理副校长(内地及对外事务)程星博士说道。最近的两三年,程星做招生宣传,跑了内地一大半的省市,他发现来参加招生说明会的家长依旧很多。程星也高兴地看到,内地学生、家长对港校的了解越来越多,对港校的招生标准也更明晰,“不像早些年有误解,觉得上不了港大,城大总可以试试吧,结果发现城大的录取分数也很高。”

与港校招生负责人的看法一致,北京十八中校长管杰也认为,虽然港校近几年没有刚开始那么火爆,但也没有减淡。

管杰的儿子2012年高中毕业时选择去了香港大学读金融专业,当年他的高考成绩高出清华大学录取分数线30多分。管杰表示,儿子之所以选择香港大学,主要是以后还想去国外继续学习。“香港大学全英文授课模式,对今后申请国外院校比较有帮助。”

北京二中校长钮小桦则表示,这几年该校学生选择去港校和国外院校的人数逐年上涨,尤其近四五年,每年选择去港校和国外院校的人数占整体学生的15%左右。

2006年,该校学生何璇成为当年的北京高考文科状元。她放弃了内地高校,选择了香港科技大学。

钮小桦认为,港校并没有降温的原因,一是这些学校都是提前批录取,二是香港院校全英文授课也是吸引学生的原因之一,“对今后再到其他国家读硕、读博,有很大的优势。”

招生质量提高高考分数、综合素质都在提升

香港中文大学在对学生进校一年的表现进行评估后,发现“内地学生质量提高了”。程星说,不仅高考分数越来越高,英文能力、综合素质等方面都比以往有所提升。

新东方前途出国亚洲部总监郭蕾也表示,今年申请港校本科的学生体现出以下几个特点:综合素质普遍较高;就读国际学校的学生比例增加;英文程度明显好于往年;多数学生有SAT或A-LEVEL考试成绩,且成绩普遍较高;家庭经济条件较好,很多同学正在同时申请香港、美国或英国的名校;自我认知清晰,有相对清晰的专业方向选择和职业发展规划。

启德教育集团欧亚教育中心港澳项目经理霍景如则表示,与前几年争先恐后的港校热相比,现时学生家长们越来越趋向理性,会更多地考虑及客观审视“我是否适合香港的学习生活环境?我是否适合与内地高校截然不同的教育模式?求学港校是否符合我的实际需求?”

说‘港校热’或‘港校降温’都不确切。更为恰当的说法是,近几年来趋于稳定的态势,意味着港校找到了各自真正的‘目标群体’,学生则找到了更适合自己的学习、发展路径。

——港校招生负责人

学生感受在开眼界方面,港校很有优势

●Sarah,曾就读于清华大学、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

2001年,我通过高考进入清华大学,当时完全不知道香港大学。在新生大会上,我听到港大将在清华大一新生中招生的消息,就跟着室友去参加了考试。经过英文笔试、两轮面试,居然被录取,还拿到了奖学金。2002年,我转学到港大,读工商管理和软件工程双学位。

我选择香港大学的原因其实很简单。首先,面试我的老师人很好,面试的过程是沟通,不是被“考问”,让我对港大的老师有很好的印象。其次,通过与当时被录取的同学交流,我才了解到港大的国际排名、专业排名,知道了港大是很好的学校。第三,有全额奖学金。

我对自己得到来香港读书的机会很感恩。在我印象中,香港大学对于怎么选拔交换学生,谁能得到奖学金,都有比较公开透明的程序。我也碰到了一些注重教学的好老师。

我觉得,大学教育一方面是知识和专业技能上的装备,另一方面就是开眼界。从这点上讲,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我博士毕业的学校)非常有优势。其实我曾经因为坐小巴不懂得要在下车前提前告诉司机而被司机吐槽,但我觉得这也是可以理解的,这就是为什么我要见世面,去了解世界。

我觉得内地很多家长给孩子报志愿时,主要考虑的就是学校的名气,专业的热度。但是孩子自己的兴趣爱好,反倒考虑得很少。香港学校总体有一个排名,同时学校在专业方面其实也各有侧重,这点家长和学生也要考虑。在大学期间,交到好朋友,学业上能彼此促进,生活上能互相鼓励、分享,也很重要。

>>点击查看2015港澳内地招生开始专题,阅读更多相关文章!

最新2024港校内地招生信息由沪江高考资源网提供。

请输入错误的描述和修改建议,建议采纳后可获得50沪元。

错误的描述:

修改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