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知识点归纳: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所属专题: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  来源:沪江高考资源网    要点:高一历史辅导  
编辑点评: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要关注2个矛盾,君权与相权的矛盾,中央与地方的矛盾。历朝政治制度的变化实际上都是围绕这两个问题进行的,而且变化的趋势十分明显,即皇权的不断加强与中央权力的不断加强。

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特点,是不断完善与发展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中央相权不断削弱,君权不断加强。中央严格控制地方行政,不允许有独立的行政体系存在,地方服从中央,最后听命于君主,在分权基础上,中央控制地方官吏的任命,监督与考核。地方官对中央与君主绝对依赖,地方没有相应的职权,也难以实施有效的治理。

第3课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1、中央政治制度的演变:
【汉朝】汉承秦制
有所变化 中央设三公(相、御史大夫、太尉)
中朝 决策机构
外朝 执行机构
尚书台 中枢机构
【魏晋南北朝】 逐步形成三省体制
【隋朝】 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为中央政府最高统治机构
【唐朝】 中书省 掌决策,负责草拟和颁发皇帝诏令
尚书省 负责执行政令。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
门下省 掌审议,负责审核政令。
三省相互牵制和监督,削弱了相权,保证了皇权的独尊。
【宋代】 二府  中书门下 最高行政机构
枢密院   最高军政机构
参知政事   副相,分割宰相的行政权
三司使     管理财政,分割宰相的财权
【元朝】 中书省     最高行政机构
枢密院     最高军事机构
宣政院     统领宗教事务和管理西藏地区

2、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
【汉朝】    汉初,郡国并行制;汉武帝后期:设刺史制度
【隋唐 唐中后期】  地方军镇长官节度使越设越多,发展成藩镇割据局面
【宋】     文臣做地方官;州县两级制
【元】    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行省之下,分别为路、府、州、县。
 行省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它的创立,是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
边远民族地区高寒宣政院进行管理

3、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特点:相权不断削弱,皇权不断增强。地方权力不断削弱,中央权力不断增强。

>>点击查看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专题,阅读更多相关文章!

最新2024高一历史辅导信息由沪江高考资源网提供。

请输入错误的描述和修改建议,建议采纳后可获得50沪元。

错误的描述:

修改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