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志愿别迷信大数据填报 需提前学习

 来源:    要点:大数据填报志愿  
编辑点评: 今年我国全面实行平行志愿录取投档,一些地区的录取方式出现变化,这让许多考生和家长对该填报哪所大学、哪个专业更拿不准。在此情势下,高考志愿咨询市场应运而生。 填报高考志愿确是技术活,它需要准确而详实的数据支撑,需要开阔而细腻的理性剖析,也需要对自我认知的准确定位,甚至还需要借智借力,用过来人的经验规避陷阱,走出盲目和盲动。

一些咨询机构善于炒作概念,比如扛起大数据的时尚招牌,煞有介事,显得很有来头。填报高考志愿,当然离不了数据。但是,大数据不是数据大,它不是简单的数据,更不是枯燥的数字,其一大内涵就在于,通过对数据的各种挖掘、分析和研判等,来掌握和满足用户最精当的需求。调查发现,有的机构拿大数据当噱头,真正进行升学指导和规划的从业人员严重不足,实际上就是推销,其服务和产品与“保分班”相似,都存在一些虚假宣传的问题。病急也不能乱投医。迷信“大数据”填报和咨询机构,会带来新的风险。但是也应看到,广大考生的确需要科学而权威的指导,需要有关部门和社会提供智力支持。

另一方面,填报志愿中的信息不对称、盲目随大流等现象也提示我们,做好功课、心中有底,才能理性地作出判断和选择。从这个角度上说,全社会也要更重视升学规划和升学知识培训,通过学校及教育机构等的线上线下的讲座、交流等方式,帮助考生和家长提升判别能力,提前了解志愿填报,科学规划升学和人生发展道路,而不是“临时抱佛脚”。

怎么填,事关考生前途;如何录,体现价值取向。新的志愿填报模式为考生提供了更多选择,减少了在某个分数段考生的未录、漏录情况,但也容易出现热门学校和专业扎堆填报等问题。正如专业人士指出的,不管是顺序志愿还是平行志愿,目前各地实行的都还是“一档一投”的模式,要想真正降低考生落选风险,还需探索“一档多投”,增加高校和考生双向选择机会。目前,教育部已下发文件,鼓励有条件的省份探索“一档多投”录取模式。深化招考制度改革,探索更科学、合理的录取方式,本身就是一道需要不断求解的考题。破解这个难题,呼唤改革者的担当,也呼唤全社会的理解和参与,以共同得出越来越令人满意的答案。

最新2024大数据填报志愿信息由沪江高考资源网提供。

请输入错误的描述和修改建议,建议采纳后可获得50沪元。

错误的描述:

修改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