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家族的高考历程:1977-2013 36年致青春!

 来源:    要点:高考新闻  
编辑点评: 2013年高考来临,我们走进这个大家庭,陪他们回忆他们青春。他们的努力时光与荣耀时刻,也折射36年高考的变迁之路。

1980年代

精英教育

挤独木桥

“上世纪80年代是高考制度的摸索期,怎么命题,考哪几门,分数结构等都在逐年讨论、改变。”

这段时期的录取率依旧很低,师资力量也非常薄弱,但随着经济复苏,越来越多的学生渴望知识,肩负着使命。

【家族故事】

资料难找,英语难学

陈辉在家排行老二,最小的妹妹陈芳也参加了高考。1980年,陈芳没能扛住压力,病倒了。病愈后,她重新备考。

“我们都从高一开始学英语,那时高中只读两年。”陈芳感慨,“最开始连英语老师都没有,请了一个新中国成立前做过翻译的人当老师。”

复习资料老师自编,没有考纲,“但考过几届,多少知道些题型。”陈芳第一次高考在县九中,这个学校里多是县城的学子。“当时第一届班上50多个,只考上两三个中专生。”

此时的孩子参加高考还要过一道槛:预考。预考不达线的人不能高考。“预考很难,跟高考题差不太多,近一半人不能通过。”陈芳说,他们长期通宵就着煤油灯看书,脸都被熏得黑乎乎的。

第二次高考时,报考的人中依旧还有复读四五届的老知青,全县还只有一个考场。 “我没有考上,也没填志愿,父母要我顶班,我死活不同意。后来我跑去考了技校。”最终,陈芳如愿考上技校。

1990年代

高校扩招 蜂拥而至

“我1993年在娄底师专时,学校只有4000人,到1997年已近8000人。更多人进了大学。”

上世纪90年代初,师资力量渐好,1993年开始高校扩招,录取率显著上升。师资力量也不断增加。

【家族故事】

奋战到凌晨:补品+太阳神

资料、试卷、培训班、营养品、考试……

这些成了当时就读长沙市一中的陈辉侄子陈嘉的记忆,“试卷每天都能发四五张,本校印的,黄冈、北京的。”早上6点起床,晚上9点30分下晚自习,再去学校组织的培训班恶补,这是高二的作息。高三冲刺,晚休都要到凌晨一点。

累了、困了就喝家里买的太阳神等各类营养品,每晚还喝些红枣汤养神。陈嘉记不起喝过多少营养补品。

高强度的学习背后是来自社会和家庭的巨大压力。但陈嘉不同,他有两个榜样,一个是1977年考上湖大的叔叔,另一个就是同样考入湖大的哥哥。陈嘉对自己说:一定要考入湖大的土木工程系!

一定要上!哪怕复读!

1998年7月。“我是理科,7日考语文、物理,8日考数学、化学,9日考英语。3+2,不考政治。”

6日早,陈嘉与同学去长沙市第四中学看考场。考前,陈嘉做了两手准备,参加了当时的成人高考,并考上了湖大的电子信息系。所以开考当天,陈嘉并不紧张。

相比陈嘉,其他的同学没这么轻松。陈嘉当时的同学几乎都把高考当做他们唯一的出路,“考不上再复读,再考不上再复读。一定要上大学。”

估分填志愿,险中取胜

说起当年填志愿,陈嘉说当时捏了一把冷汗。“估分数填志愿,我最后电话查分是510分,达二本线,估分时多估了十多分。还好,影响不大。”

不少同学没陈嘉这么幸运,班上考得很好的一个同学实际分数超过了复旦大学,但少估20多分,最终去了华中理工大。

受叔叔和哥哥的影响,陈嘉填志愿时毫不犹豫填了土木工程系。

陈嘉顺利拿到了录取通知书,虽非最理想的湖大,但能上二本和最想读的土木工程系,他很满足。“当时,本科加上专科,录取率还不超过50%。当时已经有自费了,土木工程一年是5000元左右。”

毕业后,陈嘉进入衡阳市电力局工作,班上其他同学也陆续找到了工作,“当时就业率是95%,专业对口率近九成。”

2000年代

大众教育

选择多样

“2000年代录取率不断走高,独生子女多,父母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多,家里条件好,越来越多学生被送到国外接受教育。”

大部分父母都希望孩子能多学东西,能力全面提高,而不是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眼高手低。姜正国说,国内就业形势、竞争太过激烈也是出国原因之一。

【家族故事】

放弃二本,出国留学

1988年,陈辉的儿子陈超出生。

陈超该上小学了,此时的陈辉和妻子两人从单位离职下海。“经过考虑、商量,我们决定由爷爷奶奶带着,把他放在麓山国际寄宿学校,全脱、双语、学的知识面广。”

从此,陈超开始有了广泛的爱好。“高考那年,我感觉他没有压力,我们两个也没有给他压力。”陈辉说,录取率这么高,他成绩又不差,读个稍好点的大学不成问题。

高三给陈超请了家教,一对一补习弱势科目;在高考前最后两个月,陈辉在学校附近租了一套房;每个星期回家,都会给陈超补充营养。

2006年,陈超考上二本,挑了几所学校后,觉得不能满足自己的爱好。“志愿书都没有填,直接报考托福。没多久,就收到了国外大学的通知书。”陈辉说,现在儿子深造读研。

2010年代

就业困难

死磕名校

“就业却依旧是个大问题,今年全国有600多万大学毕业生需就业。”

受就业难影响,出国读书人数依旧很多。而随着录取率的大增,考生们瞄准的都是重点本科,减少毕业后就业压力。为考个好学校,不少家庭都当做一场跨年之战。

【家族故事】

妈妈,别担心

6月6日下午五点多,长沙市七中考点外汇集了一大批刚刚看完考点的学生,陈嘉朋友的女儿、周南中学艺考生陈小云就是其中之一。“从高二下期就开始备考了,大大小小的考试少说不下几十次,复习两轮,但心里特别紧张。”陈小云表示。

最近的模拟考,陈小云考了420多分,对于艺考生来说分数不低。但陈小云很忐忑:“去年中央美术学院录取分数线是400多分,今年还不知道!”

陈小云每天早上6点多起来复习,常熬到凌晨一两点,试卷都做不完。

谈起7日的高考,陪陈小云看考场的母亲感慨:“怎么受得住,才18岁,每天超过18个小时的学习!”前段时间,母亲天天拎着汤菜往学校送。但最后,小云怎么也不让送了。

“她越送,我压力越大,晚上都睡不着。”闲谈中,陈小云始终抓着一份语文复习资料,“明天第一堂考语文,希望作文不要太难。”

陈母心疼地看着女儿说:“高二到现在瘦了好多斤,压力大啊,虽说现在扩招,录取率高,但像中央美院这样的学校,考起来还是很难的。”陈母说,“现在找工作挺难,只有考上名校才有希望找个好工作。”

(文中部分人物为化名)

恢复高考三十六年大学报名与录取人数

2013 912

2012 915 685

2011 933 675

2010 957 657

2009 1020 629

2008 1050 599

2007 1010 566

2006 950 546

2005 877 504

2004 729 447

2003 613 382

2002 510 320

2001 454 268

2000 375 221

1999 288 160

1998 320 108

1997 278 100

1996 241 97

1995 253 93

1994 251 90

1993 286 98

1992 303 75

1991 296 62

1990 283 61

1989 266 60

1988 272 67

1987 228 62

1986 191 57

1985 176 62

1984 164 48

1983 167 39

1982 187 32

1981 259 28

1980 333 28

1979 468 28

1978 610 40.2

1977 570 27

报考年份 高考人数 录取人数

最新2024高考新闻信息由沪江高考资源网提供。

请输入错误的描述和修改建议,建议采纳后可获得50沪元。

错误的描述:

修改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