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高考政治核心考点:创新意识

所属专题:2016高考复习核心考点  来源:    要点:创新意识  
编辑点评: 本文是2014高考政治核心考点的整理,本文章是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的专题复习,在文中为大家罗列了考试重点难点,易错点及有详细解析的习题练习。欢迎大家参阅~

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

考点展示:

(1)辩证的否定观:辩证否定,形而上学的否定观。

(2)唯物辩证法与创新意识: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创新的社会作用。

知识概览:

考点一 辩证的否定观

命题揭密

★★近三年有4次命题,属于低频考点。命题形式既有客观题也有主观题,近几年主观题考查的较多。复习备考应重点把握辩证否定的实质。

复习要求

理解辩证否定观的含义及实质,坚持辩证否定观,树立创新意识。

讲解点1 辩证的否定观

1、含义:辨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

(1)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是实现新事物产生和促使旧事物灭亡的根本途径。

(2)辩证的否定是联系的环节,新事物产生于旧事物。

2、实质:辩证的否定是既有肯定,又有否定,既克服又保留。不是简单地肯定一切和否定一切。

辩证否定的实质就是“扬弃”。

扬--肯定、保留旧事物中积极合理的因素

弃--否定、克服旧事物中过时的消极的内容

3、方法论要求:要求我们必须树立创新意识,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

A、尊重书本知识,但不迷信;

名言:尽信书不如无书

B、尊重权威,但不迷信;

名言:吾爱吾师,但吾更爱真理。

C、立足实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实现理论和实践的不断创新。

讲解点2 形而上学的否定观 

辩证否定观与形而上学否定观的区别

1.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矛盾的观点(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2.形而上学的基本观点:孤立的观点、静止的观点、片面的观点

3.根本分歧: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

正确认识事物和处理一切矛盾的关键: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高考警示钟】辩证的否定观、革命的创新精神在高考中多与系统优化方法、发展观点、意识的主动创造性结合在一起考查。

(1)掌握辩证的否定观应反对形而上学的否定观,明确反对完全肯定或完全否定的极端化行为。

(2)树立正确的权威观,既不可无视权威,也不能迷信权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实践中创新、在实践中发展。 

【易错点】认为“扬弃”就是“抛弃”

(1)这种观点是错误的,不符合辩证否定的原理。

(2)新事物否定旧事物,绝不是简单地抛弃,而是否定之中有肯定,是既克服又保留,是对旧事物的克服,又是对旧事物中积极因素的保留,是“扬弃”。

 (3)把“扬弃”理解为抛弃,割裂了新旧事物之间的内部联系,实际上否认了事物的发展,犯了否定一切的形而上学的错误,这在实践中是有害的。

【典例1】

(2012·全国新课标,节选)1988年我国发现了一颗野生龙脑樟树!   科研人员以此为契机创立了专业研发中心和实验室。他们深入研究中医药典籍中有关龙脑的资料,利用现代科技成功培育了万亩龙脑樟原料林,改变了原料生产完全依赖自然的状况;研制了我国第一套天然龙脑工业化提取成套设备,改进了传统龙脑提取方法,开发了新产品;建立了中国第一个龙脑樟资源基因库,积累并保存了大量珍贵的数据;通过电视、网络等着力打造中医药文化品牌。 结合材料,运用辩证否定观分析为什么科研人员能够成功开发龙脑

【解析】本题以我国科研人员广大中医药文化为背景,要求学生运用辩证的否定的知识对科研人员能够成功开发龙脑进行“论证和探究”。设问指向明确。先回答出关于“辩证的否定”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然后联系材料,从“批判继承”和“实践创新”两个角度做答即可。

【答案】辩证的否定是既肯定又否定,及克服又保留。辩证的否定要求立足实践、不断创新。科研人员批判继承传统中医药文化,克服传统龙脑生产的局限性,创新发展思路,开发新产品,从而取得成功。

考点二 唯物辩证法与创新意识

命题揭密

★★本考点近三年有5次命题,属于低频考点。题型既有选择题也有主观题。试题材料以科技、文化等方面的创新为主。

复习要求

理解批判性思维在创新过程中的作用,了解创新就是民族进步的灵魂。

讲解点1 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

内涵:

(1)对于现存的事物,辩证法在肯定的同时存在着否定;

(2)辩证法对现存事物的肯定是从它暂时性方面去理解的;

(3) 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

方法论要求:

(1)密切关注变化发展着的实际,敢于突破与实际不相符合的成规陈说,敢于破除落后观念;

(2)注重研究新情况,善于提出新问题,敢于寻找新思路,确立新观念,开拓新境界。

讲解点2 创新的社会作用

1.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1)科学的本质就是创新

(2)科技创新推动了生产力各方面的发展

2.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

(1)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2)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

3.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

(1)创新推动了人类思维方式的变化

(2)创新推动了人类文化的发展

(3)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4.创新的内容及其相互关系

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

理论创新是先导,制度创新是保障,科技创新是动力,文化创新是智力支持。

【高考警示钟】创新的社会作用往往结合国家科技进步、企业管理创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进行考查。

(1)创新的社会作用不能忽视,也不能夸大,应认识到社会实践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2)创新的社会作用可从不同角度分析,必须防止思路不清、表述混淆的现象。

【典例2】

(2012·大纲全国)某饭店老板请来许多一流的建筑师和工程师,探讨如何扩建狭小老旧的电梯。他们一致认为:饭店必须停业半年才能扩建好电梯。饭店一位清洁工说:“要是我,就会直接在屋外装上电梯。”根据清洁工的建议,新电梯很快就安装好了。这是建筑史上第一次把电梯安装在室外。这一案例表明( )
①丰富的专业知识是创新思维的源泉②丰富的实践经验必然促进思维创新③正确发现和提出问题是创新的首要环节④创新是对既有理论和实践的突破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解析】 本题考查对创新的正确认识。实践是创新思维的源泉,故①错。丰富的实践经验有助于促进思维创新,②说法太绝对,错误。③④正确且符合题意,故选D。

【答案】 D

>>点击查看2016高考复习核心考点专题,阅读更多相关文章!

最新2024创新意识信息由沪江高考资源网提供。

请输入错误的描述和修改建议,建议采纳后可获得50沪元。

错误的描述:

修改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