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最后30天冲刺:地理复习重点与突破点

所属专题:疯狂星期三,课程半价抢!  来源:    要点:高考地理复习  
编辑点评: 距离高考还有30多天的时间,在这一个多月的时间内,地理的提分空间究竟大不大?下文将介绍如何掌握正确的方法冲刺地理高考。

心理篇

考前一个月是高考的最后冲刺阶段,也是考生心理疾病高发期。考生应该调整好自己的心理状态,心平气和地走上“战场”,才能打胜仗。

症状一: 急——“高原现象”

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最近上课不能进入学习状态,老是分心,拿起书看不进去,做不下题,感觉老是没有充分的时间让自己去支配。我很焦急,怎样才能改变一下我的状态,赶紧投入到学习中去?

【原因分析】高考复习阶段的学习是相当紧张的,考生在某一阶段产生生理上或心理上的疲劳,出现“高原现象”,这是一个很正常的现象。而且高考复习的不同阶段,学习方法也不同,如果考生用前一阶段的方法来进行后一阶段的学习,也可能产生不适应,造成复习停滞不前。

【对症下药】此时应该是考生反思和积累的重要阶段。同学们首先应该克服急躁情绪,其次是打好基础,这样就能增强自己继续学习的底气,缩短“高原现象”存在的时间。

症状二:疲——“心理疲劳”

部分考生学习一直都很认真,成绩也比较好。可在模拟考试后,就显得没有其他同学刻苦了,整天无精打采,成绩出现了下降的苗头。同学们常会这样想:“我真想明天就高考,但现在离高考还有一个月,我该如何克服这种烦躁的情绪?”

【原因分析】这种现象是典型的“心理疲劳”,主要是心理因素引起的不良情绪,使大脑皮层受到抑制。一旦产生,考生会对所做的事情产生极大的厌烦情绪,从而导致学习效率下降。其诱因有三:一是对提高学习成绩和升学的担忧;二是老师和家长的过高期望;三是高考科目多、任务重,搞题海战术。

【对症下药】建议考生明确奋斗目标,激发自信心;改善营养,保证睡眠,适当地参加体育活动,做到劳逸结合;善于交替用脑,学会根据心境及大脑状态来安排学习内容。

症状三:失——遭遇高考“失忆症”

在学校模拟考试中,经常碰到这种现象:一些平时十分熟悉、很简单的题目,当时就是想不起来答案,而考完后又能顺利地想起来。这种现象令很多考生苦恼:也许是我的记忆力出现了问题,要不然就是我患上了“失忆症”。

【原因分析】出现这一心理问题,主要是因为人的记忆有一定的周期性,过一段时间后便会遗忘一部分,如果不及时巩固就会导致基础知识掌握不牢,这是高考复习过程中无法回避的,也是正常的心理现象,不必紧张。

【对症下药】克服“失忆症”的关键在于平时要扎实地学好知识,通过形成知识网络建立起有效的知识体系,借助理解记忆、感官记忆,采取及时复习、分散复习、系统复习等方法调动复习的积极性。

症状四:怕—— “害怕考试”

一提到考试就害怕,怕考不好,怕分数低,怕名次低,真的想考出好成绩,考上理想的大学,满脑子都是各科较高分数,复习时却经常发呆。老师上课时讲的内容都听不进去。

【原因分析】到了冲刺阶段,考生对较高的分数都会有一种期待和盼望,这是正常的。但不能不现实地幻想,目标过高。不现实的目标引起的不再是持久的努力,而是恐惧或抑郁。人们做事的动机和效果并不呈正相关,适当的期望值对目标的实现有利,但期望值过低或过高都会引起不良的效果。

【对症下药】这类考生要适当调整过高的预期目标,在最后一个月的复习安排中,应每一小段时间给自己定一个目标,而且目标应该务实。同时还要注意搞好团结,同学间既竞争,又友好,互相帮助,共同进步,不要怕同学超过自己,你帮助了同学,也会得到同学的帮助,并会建立同学间的友谊。在一种宽松友爱的氛围中复习,会收到更好的效果,高考中也会发挥出自己的最高水平。

症状五:躁——浮躁不安

高考前的模拟考试在班上名次都不错,觉得最后一个月无所事事,没有什么新鲜的内容能引起自己学习的兴趣,甚至时而莫名地兴奋,浮躁不安,希望高考早日来临。

【原因分析】学校和考生特别重视模拟考试成绩,导致考生出现错觉,把模拟考试成绩等同为高考成绩,从前绷紧的神经一下子轻松起来,容易盲目乐观,急于求成。

【对症下药】这类考生要认识到考前一个月复习的重要性,从中发现学科知识的一些漏洞,把知识梳理成体系,整理自己的笔记,做到真题必做,错题必纠。正确的态度是重新认识自己,改变方法,调整计划,查漏补缺,再接再厉。

症状六:睡——睡眠质量不高

高三紧张的复习、考试,使部分考生感到力不从心,身心疲惫。模拟考试后,部分考生感觉慌乱紧张,整天焦虑不安,经常失眠。有的考生并不是失眠,而是睡眠时间不足,睡眠质量不高,上课迷迷糊糊听讲,复习效果自然不佳。

【原因分析】这是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有的考生为了增加复习时间,常常熬夜,牺牲自己的睡眠时间,结果第二天头脑昏昏沉沉,上课时哈欠连天,学习效率低下。其实失眠是由于过分关注自己的睡眠,拼命想摆脱失眠带来的不适,从而产生了继发性的焦虑,这样不仅不会消除症状反而会使症状恶化,对于出现的失眠症状,只有接受,不要回避,顺其自然。

【对症下药】一要睡足。晚上学习不要超过11点,因为学习挤占睡眠时间太多,大脑得不到应有的休息,就会影响反应敏感度、记忆力、思维能力,也影响情绪,得不偿失。二要守时。睡好的要诀就是守时。有些学生形成了晚上“开夜车”、白天睡觉的习惯,而高考安排在白天,正是这类考生最不清醒的时间,要注意调整自己的“生物钟”。三要睡好。房间要开窗通风,如果有蚊虫,不要喷气味大的杀虫水,可熏点艾草等驱蚊。四要养成有规律的作息习惯,允许把事情放到第二天再做,即使晚上睡不着也要坚持早起,不要以睡不着为借口逃避自己该做的事。五要适量运动。体育运动能放松紧绷的神经,带来轻松和愉悦,又能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症状七:压——家庭压力大

父母对自己期望很高,给自己太多的压力,加重了心理负担。一旦某一次考试发挥失常,总是觉得自己对不起父母。越这样想,考试时就越容易发挥失常。

【原因分析】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都期望自己的孩子能考上好的大学。这样一来,免不了经常唠叨,有意、无意地给考生施加了压力,使考生烦躁苦恼。

【对症下药】家庭是孩子最大、最有力的支持系统,良好的家庭气氛有利于考生情绪的稳定,缓解焦虑,改善精神状态。家庭应给考生提供一个无后顾之忧、安心备考的空间,帮助考生调整好心态,轻装上阵。家长在这段时间,应该做到不攀比、不埋怨、不唠叨、不做没必要的预测,要引导孩子,像对待生活中发生的每件事一样认真对待高考,不要把高考的结果看得太重。

总之,在高考复习的最后一个月里,考生既不能太紧张,也不能太松懈。在任何艰苦的条件下,都要想到自己的理想,激发斗志,多听听老师的建议,把握复习备考的重点,让自己的考前复习没有遗憾。

>>点击查看疯狂星期三,课程半价抢!专题,阅读更多相关文章!

最新2024高考地理复习信息由沪江高考资源网提供。

请输入错误的描述和修改建议,建议采纳后可获得50沪元。

错误的描述:

修改的建议: